行事曆

{$ videoTitle $}

年度觀察團
2018觀察顧問

觀察顧問|蔡家榛 

獨立策展人,現居臺北。策劃計畫有:「我們必然相遇」韓國首爾,2019。「曖昧的存在」柏林/台拉維夫/台北,2012。柏林表演月「Unspoken,Regulate/ Rhythm」,2012。台北當代藝術館「活彈藥」,2011。關渡美術館及華山「邊境.近鏡:台灣x以色列青年交流展」,2008和2009。 

觀察報告

實驗.影像.對話:回聲像計畫觀察報告 (文|蔡家榛) 

 

⋯⋯⋯⋯⋯⋯⋯⋯⋯⋯⋯⋯⋯⋯⋯⋯⋯⋯⋯⋯⋯⋯⋯⋯⋯⋯⋯⋯⋯⋯⋯⋯⋯⋯⋯⋯⋯⋯⋯⋯⋯⋯⋯⋯⋯⋯⋯

觀察顧問|周伶芝 

策展、藝評、劇場編創、構作顧問、文字工作者、劇場美學相關課程講師等。以不同角色參與各藝術節、戲劇和舞蹈製作。 

觀察報告

我們要說什麼樣的故事? (文|周伶芝) 

 

⋯⋯⋯⋯⋯⋯⋯⋯⋯⋯⋯⋯⋯⋯⋯⋯⋯⋯⋯⋯⋯⋯⋯⋯⋯⋯⋯⋯⋯⋯⋯⋯⋯⋯⋯⋯⋯⋯⋯⋯⋯⋯⋯⋯⋯⋯⋯

觀察顧問|楊成瀚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國立政治大學數位人文計畫辦公室博士後研究員、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臺灣藝術檔案中心助理研究員,負責臺灣當代人文藝術學院之數位人文人才培育、社會性藝術、文化研究等課程講授、展覽策劃,以及文化部國家藝術檔案研究計畫之統籌執行工作,亦曾擔任《藝外 Artitude》、臺灣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等多項國內藝術雜誌和平台之專欄作家,並受邀為財團法人臺北數位藝術基金會《數位荒原》線上期刊、《典藏今藝術》和《藝術論壇》(Artforum)雜誌進行藝評工作。 

觀察報告

軟體與主權的想像性變遷:論施懿珊CREATORS進駐計畫的可能和侷限 (文|楊成瀚) 

 

⋯⋯⋯⋯⋯⋯⋯⋯⋯⋯⋯⋯⋯⋯⋯⋯⋯⋯⋯⋯⋯⋯⋯⋯⋯⋯⋯⋯⋯⋯⋯⋯⋯⋯⋯⋯⋯⋯⋯⋯⋯⋯⋯⋯⋯⋯⋯

觀察顧問|王聖閎 

藝評人,文章散見於《典藏.今藝術》、《藝術家》、《現代美術》等藝術雜誌,以及台新獎ARTalks網站。主要關注臺灣當代錄像、身體及行為表演,同時也擴及機制批判、社群藝術,以及藝術勞動與生產關係等議題。現為自由撰稿人。 

觀察報告

藝術家的聚集,所為何事?側記吳孟軒與其關於「共」的機制思考 (文|王聖閎) 

 

⋯⋯⋯⋯⋯⋯⋯⋯⋯⋯⋯⋯⋯⋯⋯⋯⋯⋯⋯⋯⋯⋯⋯⋯⋯⋯⋯⋯⋯⋯⋯⋯⋯⋯⋯⋯⋯⋯⋯⋯⋯⋯⋯⋯⋯⋯⋯

觀察顧問|王莛頎 

美國紐約大學博物館學碩士,旅居美國六年,返臺後投入文化策展和活動企劃專業。2014年於故鄉金門創辦「敬土豆文化工作室」,以在地文史和社會議題為主題靈感策劃展覽、講座、口述史採集、音樂節慶、藝術駐村等創意展演計畫。近年重要作品包括《台北設計城市展——哥本哈根現地報導》(2015,臺北)、「後浦泡茶間」街區風貌維護計畫(2017至今),和以聚落為舞台的「土豆音樂祭」(2014-2017)。圖/汪德範攝影 

觀察報告

不存在的存在:「空氣結構Lab」駐村計畫 (文|王莛頎) 

 

⋯⋯⋯⋯⋯⋯⋯⋯⋯⋯⋯⋯⋯⋯⋯⋯⋯⋯⋯⋯⋯⋯⋯⋯⋯⋯⋯⋯⋯⋯⋯⋯⋯⋯⋯⋯⋯⋯⋯⋯⋯⋯⋯⋯⋯⋯⋯

觀察顧問|馮馨 

曾任2013「混種現場」策劃人,2011-2013「失聲祭」專案經理,2016-2019耿畫廊/TKG+展覽企劃。近年策展「歷史變體」、「2018牛俊強個展」、「動態圖層」和「線下真實」等。《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2015,典藏藝術家庭出版)共同作者與編輯。 

觀察報告

從籌辦演出轉往Audiovisual Art創作者的培育 (文|馮馨) 

 

⋯⋯⋯⋯⋯⋯⋯⋯⋯⋯⋯⋯⋯⋯⋯⋯⋯⋯⋯⋯⋯⋯⋯⋯⋯⋯⋯⋯⋯⋯⋯⋯⋯⋯⋯⋯⋯⋯⋯⋯⋯⋯⋯⋯⋯⋯⋯

觀察顧問|鍾適芳 

大大樹音樂圖像製作人。 流浪之歌音樂節、當代敘事影展、One Film, One Journey策展人。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觀察報告

「譯譜者」計畫的觀察記錄 (文|鍾適芳 

 

⋯⋯⋯⋯⋯⋯⋯⋯⋯⋯⋯⋯⋯⋯⋯⋯⋯⋯⋯⋯⋯⋯⋯⋯⋯⋯⋯⋯⋯⋯⋯⋯⋯⋯⋯⋯⋯⋯⋯⋯⋯⋯⋯⋯⋯⋯⋯

觀察顧問|吳思鋒 

1980年生,臺北人,現居東部。在社會中劇場,在劇場中寫字。劇評人,澳門《 劇場.閱讀 》副主編。(圖/關立衡攝影) 

觀察報告

跟悲傷的人一起跳舞:火,以及眾的平面 (文|吳思鋒) 

 

⋯⋯⋯⋯⋯⋯⋯⋯⋯⋯⋯⋯⋯⋯⋯⋯⋯⋯⋯⋯⋯⋯⋯⋯⋯⋯⋯⋯⋯⋯⋯⋯⋯⋯⋯⋯⋯⋯⋯⋯⋯⋯⋯⋯⋯⋯⋯

觀察顧問|吳宜樺 

目前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專任助理教授、聯合國國際藝評人協會會員。2005年取得法國巴黎國家高等裝飾藝術學院互動藝術後文憑(post-dipôme);2014年取得法國巴黎第八大學美學與藝術科技博士文憑。她的教學與研究聚焦於跨域表演與新媒體創作領域。近年以(數位)物質考古、採集的方式,投注於後個人主義情境的生命形式創作,而進行跨域導演與書寫。她喜歡與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們一起實驗藝術化學的火花,超越單一歷史軸線的學科中心主義,透過多向量的感知框架試圖在學科邊際上游移某種「不規矩」,在當代視覺藝術及當代表演藝術之間進行實驗性策略的發明。 

觀察報告

《窯.臺》:野孩子的惡之華與其超越性別的反父權批判 (文|吳宜樺) 

 

⋯⋯⋯⋯⋯⋯⋯⋯⋯⋯⋯⋯⋯⋯⋯⋯⋯⋯⋯⋯⋯⋯⋯⋯⋯⋯⋯⋯⋯⋯⋯⋯⋯⋯⋯⋯⋯⋯⋯⋯⋯⋯⋯⋯⋯⋯⋯

觀察顧問|王柏偉 

藝評。主要研究領域為媒介理論、當代藝術史、文化與藝術社會學、藝術/科學/科技(AST)。與人合譯有尼可拉斯.魯曼(Niklas LUHMANN)所著《愛情作為激情:論親密性的符碼化》(臺北:五南)。曾任北美館助理研究員 

觀察報告

在地實驗「Archive or Alive——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研發計畫」觀察員手記 (文|王柏偉) 

 

⋯⋯⋯⋯⋯⋯⋯⋯⋯⋯⋯⋯⋯⋯⋯⋯⋯⋯⋯⋯⋯⋯⋯⋯⋯⋯⋯⋯⋯⋯⋯⋯⋯⋯⋯⋯⋯⋯⋯⋯⋯⋯⋯⋯⋯⋯⋯

觀察顧問|林怡秀 

曾任影評書寫、藝術雜誌編輯及自由撰稿人,主要關注於電影、藝術、影像美學方面相關研究。 

觀察報告

擴張記憶的空間:再訪記憶與目光所及之處(文|林怡秀) 

 

⋯⋯⋯⋯⋯⋯⋯⋯⋯⋯⋯⋯⋯⋯⋯⋯⋯⋯⋯⋯⋯⋯⋯⋯⋯⋯⋯⋯⋯⋯⋯⋯⋯⋯⋯⋯⋯⋯⋯⋯⋯⋯⋯⋯⋯⋯⋯

觀察顧問|朱貽安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

觀察報告

切身而做:劉時棟斷簡、殘片裡的美學探索及省思 (文|朱貽安) 

 

⋯⋯⋯⋯⋯⋯⋯⋯⋯⋯⋯⋯⋯⋯⋯⋯⋯⋯⋯⋯⋯⋯⋯⋯⋯⋯⋯⋯⋯⋯⋯⋯⋯⋯⋯⋯⋯⋯⋯⋯⋯⋯⋯⋯⋯⋯⋯

觀察顧問|邱坤良 

台灣宜蘭縣蘇澳鎮南方澳人,作家、舞台劇編導、戲劇學、戲劇史學者。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文學博士,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研究。曾任國立藝術學院院長、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臺北藝術大學校長、臺北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行政研究所所長、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文建會主委,現為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專任教授、風傳媒專欄作家。

 

⋯⋯⋯⋯⋯⋯⋯⋯⋯⋯⋯⋯⋯⋯⋯⋯⋯⋯⋯⋯⋯⋯⋯⋯⋯⋯⋯⋯⋯⋯⋯⋯⋯⋯⋯⋯⋯⋯⋯⋯⋯⋯⋯⋯⋯⋯⋯

觀察顧問|小樹 (陳弘樹) 

小樹,本名陳弘樹,是一名台灣廣播節目主持人、樂評、作家、雜誌編輯,主要領域為流行音樂,目前也是線上音樂平台街聲的音樂頻道總監,以及「見證大團誕生系列」總策畫。他曾獲得第55屆金鐘獎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獎。 

 

CREATORS

關於—2018觀察顧問

「年度觀察團」是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的重要項目之一,除針對CREATORS 的創作計畫進行評論書寫,也在過程中對於當代藝術創作或實驗創新的可能性進行討論,試圖從另翼角度理解創作者的思考及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困境。隨著創作計畫啟動,觀察員們也陸續與團隊見面,透過他們的視角,為創作計畫留下珍貴的文字紀錄。2019年度觀察團成員包括蔡家榛、周伶芝、楊成瀚、王聖閎、王莛頎、馮馨、鍾適芳、吳思鋒、吳宜樺、王柏偉、林怡秀、朱貽安、邱坤良、小樹 (陳弘樹)。

*自2019年起,觀察顧問更名為年度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