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 videoTitle $}

國際交流
2019 IRCAM Manifeste藝術節:藝術團隊交流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為加速本土聲響藝術人才國際交流,特別與國際知名的重要聲響研究機構之一,法國龐畢度中心「音樂與聲響研究統合中心」(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Coordination in Acoustics / Music簡稱IRCAM)進行跨國合作,2019 年首次舉辦「CREATORS國際交流計畫 ─ 龐畢度IRCAM」,遴選我國聲響藝術專業人才展開跨國交流。本次徵件引起相關領域工作人員關注,由王仲堃、林宜徵、吳秉聖、楊敏奇、廖海廷,及鄭伊里等六位聲響領域工作者出線,赴法參訪IRCAM主辦之ManiFeste藝術節,直擊音樂、戲劇、舞蹈、數位藝術、視覺藝術與科技創新等跨界精彩節目,觀察並深入了解節目製作背後的跨界合作經驗與執行模式。同時也由IRCAM安排國際跨領域節目製作團隊,與本次獲選多元聲響藝術創作者,進行作曲、電子樂、聲音設計及工程,與新媒體藝術等專業研討,進而從中獲得寶貴的創作養分。

(圖片版權:Sébastien Calvet)

CREATORS

2019.06.17(一) 2019.06.30(日)

王仲堃

擅長互動、機械動力與聲音藝術跨域創作。現為台灣新媒體藝術創作團隊「噪咖藝術」藝術總監,致力於互動科技與聲音藝術的整合,創造平易近人的藝術。

吳秉聖

台北的藝術工作者,以聲音為創作思考的中心。曾獲邀至西班牙巴賽隆納參與《Transonic》演出,參與兩廳院年度製作,《全然的愛與真實》擔任聲音設計,也受邀參與由林強擔任藝術總監的兩廳院30週年《眾聲之所》的演出,目前於noiseKitchen Art 擔任音樂統籌。

楊敏奇

從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現台北藝術大學)畢業後,遠赴德國德特摩音樂學院錄音系( Hochschule für Musik Detmold-Musikübertragung )進修,雙主修大提琴與 Tonmeister(錄音製作),為具有完整音樂家養成背景的錄音師與製作人,也由於他有深厚的跨界背景,參與了非常多精采的製作與專案,包括:電影《樓下的房客》、《我的少女時代》、《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獲得第27屆金曲獎「最佳演奏錄音專輯獎」)、Carterielli 交響曲全集(德國大廠CPO發行,榮獲美國 Classictoday 評選為「製作、呈現」皆滿分專輯)、錢南章:第二號交響曲《娜魯灣》台灣原住民合唱交響曲等優秀作品。

廖海廷

擊樂手,現居台北,專注於實驗音樂與跨媒體的表演藝術呈現。2004年自澳洲昆士蘭省音樂院畢業後前往義大利Fabrica駐村,開始結合現代音樂及表演藝術的創作。隨後前往法國,以「評審一致通過第一獎」取得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CNSMdP)文憑。回國後致力於實驗音樂與結合跨領域藝術的創作及演出,創立實驗音樂品牌 — 噪音印製。現為輔仁大學專案助理教授、Ableton Live認證講師、音樂/聲音工作者。

鄭伊里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作曲碩士,荷蘭阿姆斯特丹音樂院電子音樂碩士,其主要領域專注於即時電聲結合樂器與裝置表演,現任教於台北藝術大學與輔仁大學。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作曲組首獎特優,作品曾於台灣、德國、法國、荷蘭、瑞士、加拿大與中國等地發表。2014年於巴黎國際西帖藝術村駐村,2019年受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支持至匈牙利Peter Eötvös當代音樂基金會培訓。

林宜徵

作曲家、軟體工程師,26歲獲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作曲博士。現於安譜人工智慧音樂公司帶領研發團隊開發AI作曲技術,任教於輔仁大學音樂系,自身的VR虛擬實境音樂遊戲作品於去年Saxophone 世界年會(克羅埃西亞)、WOCMAT-IRCAM 2016 、德國漢堡 Klingt gut 2017 、Audio Mostly 2017 英國研討會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