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傳凱(安魂工作隊)
「安魂工作隊」成立於2018年,是由一群有共同志向的藝術家、研究者、教育工作者、群眾所組成。工作隊的核心精神,是關注「戒嚴時期」消逝的抗爭者。而他們的亡佚,不只使身影消失在當代記憶,也使當代人喪失了一代砥礪彼此走入公共的典範──換言之,我們喪失了「魂」。「安魂」的實踐也就包括兩個向度:第一,讓這些人的身影重新在當代浮現。第二,讓當代人找回自己的力量,不因為主觀的保守,誤判了客觀上擁有的更大力量。我們期望通過兩向度的工作,從下往上,橫向連結、將當代群體的「魂」給重構出來。
本年度的計畫,將追尋兩個身分迥異的神秘人物。第一,來自「自由畫社」的一位版畫家。他造訪各地,通過故事、身體轉化、構圖,帶著群眾雕刻,將發生於各鄉鎮的「白色故事」帶回故里。他延續1940年代的洞見,認為版畫有可通過「複印」而大量擴散的優點。於是,帶著大量群眾創作的「自由畫室」,將於下半年飄移於全台各地,邀請本地民眾重探自身鄉鎮消逝的幽魂,同時與他地之人交換視野,使白色的反思交互共鳴。第二,一位四處採集的「博物學者」。他四處探訪、繪製地圖,廣泛採集,最後將一具具的「叛逆者」轉化為剝製標本或標本箱,安置在「國家釘製的標本室」。他通過民間在「祭改」時作為「身體」替代物的「草人」,通過拼貼、謄寫歷史檔案而轉換成一具具剝製標本或標本箱,集中展出。他這是國家視野的建構者。他將交錯著版畫家的腳步,到各鄉鎮展示他的調查成果。一是民眾的視角,一是國家的視角,呈現對白色歷史的不同視角與記憶內涵。雖然,這些故事是久遠以前的事,但是這些人與屠殺,的確是存在於二十世紀。我們想重新記憶或想像這群「也有快樂的、苦痛的、努力的,最少是在世上有做事的人」(一位年輕的教師邱興生於1952年的遺忘),然後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刻,將這些痕跡,通過創作,重新安置回空蕩的鄉鎮記憶。
「安魂工作隊」成立於2018年,是由一群有共同志向的藝術家、研究者、教育工作者、群眾所組成。工作隊的核心精神,是關注「戒嚴時期」消逝的抗爭者。而他們的亡佚,不只使身影消失在當代記憶,也使當代人喪失了一代砥礪彼此走入公共的典範──換言之,我們喪失了「魂」。「安魂」的實踐也就包括兩個向度:第一,讓這些人的身影重新在當代浮現。第二,讓當代人找回自己的力量,不因為主觀的保守,誤判了客觀上擁有的更大力量。我們期望通過兩向度的工作,從下往上,橫向連結、將當代群體的「魂」給重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