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 videoTitle $}

展覽
輕量級2020:塔

「輕量級—跨校協作工作營」由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共同主辦,以三系的大二生為參與對象。今年以「塔」為創作主題,C-LAB為場域基地,學生將以三週為期,為前身為空軍總司令部的C-LAB置入各式各樣對「塔」的想像。

經過這幾年各種文化活動的攪動,舊空總原有的空間意涵早已被解放,硬體上也等待被重新規劃。面對這樣多層次的場域,新世代會在此重新詮釋「塔」的意象,是否會更為C-LAB注入有機造型?最近的疫情是否成為思考重點?又或是提出某種未來性想像?工作營結束後,十組現地製作作品將自3月31日起在C-LAB進行開放展出。

「輕量級2020:塔」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ightWeight2018/

 

【作品介紹】

第一組

V塔s/Vitas

木材/Wood

吳卓穎、吳承豫、林佩萱、林經緯、胡貽斐、夏昀、徐懿、翁志賢、黃子晏、劉品均、蕭尹茜

我們帶著某種思維、意識在我們所處的環境、時代、群體……之中,我們主動接收或被動接受這個環境給我們的訊息,這些訊息也漸漸地內化我們,對我們產生影響,就像一個無形的籠罩。當我們離開這個環境,帶著曾經的訊息進入下一個階段,而這會成為一種新的籠罩。

 

第二組

腸道異質空間裡找/Trace the Intestinal Heterogeneous Space to Find

木頭、燈、擴增實境/Wood, LED, AR

林律汝、邱晨恩、張浚豪、張詠晴、陳映諭、陳冠亦、黃暐程、趙予希、謝語哲、魏曉晴

那座塔不知指向何處,也不知其承載著什麼

它只是隻身聳立在那兒

人們抬頭看著它

不為別的,只因它是如此高聳,如此隻身一人

 

邊界角落裡長出了一截幻肢

承載托負著

虛實縫隙間的腸道異質空間裡

找不到出路

遠方盡頭肉壁上開了扇窗

凝視窗外

不知覺的莫名有了意識

剩下臆想過後的殘影

 

—悼詞

 

第三組

Hakuna Mata塔

木頭、金屬接合、紗、馬達/Wood, Metal, Muslin, Motor

王品懿、王郁岑、吳承儒、沈子傑、林子涵、翁子媛、茹承濬、張孝騰、許尹懷、趙珮妤、鄭毓潔

在空曠與凝重的建築中,我們提供一個輕盈且包覆的空間,讓觀者得以在此喘息,並安穩的在此享受擁抱,同時能夠不受壓迫的仰望,讓心中律動歸於平穩。

 

第四組

肚臍/Tōo-Tsâi

銀半反射鏡、燈條、木材、瀝青/Unidirectional Glass, LED, Wood, Asphalt

林思源、林曉澄、姚子皓、柯乃勻、陳涵、曾芷郁、曾哲偉、黃育晨、黃渝恩、劉張妙齊、戴沛辰

以蟻穴作為外型思考的出發,將其簡化成直線的線條,以直線為作品的輪廓,在頂端製作一個下墜的洞穴,由一種下探的方式,尋找塔的可能,向上攀爬至頂端,作品內部放置鏡面和燈條,所產生無盡空間的疊合,使觀眾在觀看洞穴時有一種沉浸的身體感。

 

第五組

千里傳訊 直通彼心 量子傳輸電話亭/Spreading Far, Into Your Heart Quantum Transmission Telephone Booth

水泥、鍍鋼條、木板、壓克力透明管、壓克力板、水管、LED燈條、電話

吳沂恩、呂鎮宇、卓昱霈、林辰、邵訢、張棨、陳羿言、黃語忻、葉承翰、詹欣儀、藍苡瑄

過去的人為了將訊息傳達到遠方,或是接收遠方的訊息,人們登高建塔,讓聲音和視線可以暢行無阻的傳播。然而即便到達了科技發達的今日,我們隨時都能拿起手邊的通訊裝置,將想說的話傳達給對方,但心裡還是有那些,不論是過去或是現在,因為種種原因而始終無法坦白的話語,像咫尺千里般存在。延伸電話亭為一人空間的元素,傳達心裡想說的話。進入裝置後能夠由電話,以及外部的裝置產生訊息傳遞出去。電話亭裡的光線變化與聲音暗示著人進入這個空間便能傳遞內心想說的話。

 

第六組

鋃鐺/Clank

複合媒材/Mixed Media

吳欣潔、李晢、李家瑩、林育澤、郭銘晉、陳乃瑜、陳蓮安、楊淽帆、劉姵伶、鄭希文、羅大晏

空軍總基地舊址,是過去軍人駐紮地。軍中規律的生活作息如同時鐘上固定的12個數字,即使時針轉動、時光流逝,卻無法離開由12個數字架出的牢籠;而軍營裡嚴格的操練、軍令則有金屬般堅硬且不得違抗的意象。這樣壓抑而沒有自由的生活是座牢籠、靈魂被迫框架,外表剛硬堅決,內心卻掙扎不安,其他人靠近時渴望被拉出禁錮、心中波動起伏,卻已習慣去偽裝。軍營生活框架住的不只是軀殼,也囚禁了真實的他們。

 

第七組

空孔/Kong Kong

木頭、合金/Wood, Alloy

王郁甯、王暐涵、何璇、李畯玨、張子姮、曹書誠、郭文妮、項俊甯、黃家霈、劉馨琪

有一天天空破了個孔,幾隻鳥往右看了一眼也沒多留意,一面鏡子撞上或撞上了鏡子,兩隻鳥到了不同的空間,互相飛不出來,天空破的孔被下方的賞鳥人吸吸吸,仰起頭靜靜的欣賞。

 

第八組

4X3

木頭、塑膠布、壓克力/Wood, Plastic Cloth, Acrylic

施坤芳、郭善平、陳品蓁、傅勤恩、黃倩渝、楊竣傑、劉品岑、劉書帆、鄧宇恒

空總這塊基地裡被東區商圈包圍著,附近的高樓大廈林立,把這片歷史遺跡般的空地困住,試圖以尺度上的差異重現被籠罩的狀態。在舊男、女宿舍中間的一座橋樑,幅寬很窄的橋下卻立著四支鋼架,似有似無的支撐著,同時在橋下平視的狀態裡能看見原本的一塊空間被劃分為三等份。在基地研究裡發現周圍的監視器、鐵絲網以及高圍牆都是預防攀爬至橋上的措施。利用此元素來反映當今我們對於這些象徵的看法,反向的運用這三個被分割的空間,透過內部空間的連結,製作一連串被包覆的通道,代表三棟建築物之間密不可分的意象,打破那些對於過往此基地的印象。

 

第九組

Cube

一分夾板、木心板、柳安角材、鋁擠型、齒輪、萬向輪、馬達、地燈/Plywood, Lumber Core Board, Lauan, Aluminum Extrusion, Gear, Mecanum Wheels, Motor, Floor Lamp

王盈文、江宥宣、林永得、姜宜杉、莊佳宜、許筠曼、陳奕臻、陳禹彤、雷佳樺、簡翊政

C-LAB以舊空軍總司令部為基地,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園區內除加入藝術文化的元素外,仍保有軍事基地的剛硬與肅穆之感。造型上,選用方形的巨塔打造威嚴之感,爾後將塔的方正與堅硬加以扭曲,打破固有形象、重新解構,達到軟化與柔和的效果。選地方面,讓塔出現在入口正前方,並且位於十字路口的交會點,將重點集中,使作品成為觀者目光停留的理由。

 

第十組

鬆一口氣/Take a Break

塑膠、金屬/Plastic, Metal Tube

于沁伶、王妡、林璋元、施妤嫺、區詠懿、張宸瑋、游欣晏、葉海柔、鍾振鑫、蘇柏瑞

空總未消逝的莊嚴氛圍,造就了這件作品的誕生,企圖破除其氣場,又不大肆破壞整體空間感官,而選擇在空總製造一棟能使人「鬆一口氣」的塔,也反應那莊嚴氣氛所需要的宣洩。在外型上選用半透明的材質使之若有似無,不暴力的渲染顏色,似氣體的存在,無形的打破莊嚴,並添加了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