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 videoTitle $}

創作/研發支持
亞洲傳統音樂身體培訓交流計畫

江之翠劇場創團以來,在推動演員培訓與跨國交流上不遺餘力。從白桃房的舞踏工作坊、印尼宮廷/當代舞蹈工作坊,以及歐丁劇場工作坊等等,未來,我們希望能更聚焦於建立梨園戲的當代美學,因此提出亞洲音樂身體培訓交流計劃:首先,我們希望挖掘越南傳統藝術新的可能性,邀請越南歌籌(Ca trù)藝術家來台帶領工作坊及相關講座。傳統藝術歌籌是越北特殊的一種歌詠詩歌形式,與台灣傳統音樂南管,於2009同一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雙方皆從音樂表現形式,體現出各自文化所蘊含的哲學體系、信仰實踐及文學內容等,具有重要意義。不同於單純的音樂、舞蹈,甚至單一的戲曲養成背景,江之翠劇場綜合了不同領域的身體養分,持續從傳統藝術載體出發,使之接軌現代劇場,尋找當代的表演藝術新的可能性。我們希望深耕梨園戲傳統內涵,以培養新團員和持續演出的方式,為台灣留住幾乎消失的優美梨園戲,因此江之翠劇場計畫邀請三位梨園戲生旦表演者及後場音樂演奏者赴台開設研習課程,訓練新生代藝術接班人,強化江之翠劇場多年的耕耘,讓具台灣獨特人文內涵的江之翠劇場,更顯價值。

CREATORS

江之翠劇場

創立於1993年。首演作品《南管遊賞》首開風氣之先,將傳統梨園戲結合現代劇場藝術,成功地展現古老藝術在現代社會轉化的新契機,在在為傳統南管注入嶄新迥異的表演質素,成為「轉化傳統藝術,賦予當代精神」的極佳範例。2002年於林家花園的蘇式亭台推出獨創劇作《後花園絮語》(Whispering from the Rear Garden)。2006年與日本「友慧靜嶺和白桃坊」合作之《朱文走鬼》(Zubun Elopes with the Ghost),結合日本舞踏元素,獲得第五屆台新藝術獎;2010年和歐丁劇場團長尤金諾.芭芭合作舉行工作坊,開啟傳統更多的可能性。「江之翠劇場」近年重要製作包括2020年於台灣戲曲藝術節重製《朱文走鬼》、2018年復團之作《行過洛津》演出後隔年獲選參與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創團團長周逸昌先生2016年於印尼求藝途中驟然離世,現由資深團員陳佳雯及魏美慧在2017年於台北市重新立案,並擔任正副團長一職。力求浸潤於南管之美的同時,延續前團長南管現代化的理念,致力賦予傳統藝術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