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 videoTitle $}

聲音小公園 X 哎米粒的辦桌 - 茶桌

聲音小公園

透過有趣聲響、裝置藝術,讓兒童和家長可以透過遊戲和表演認識聲音和音樂,打造一個以聲音裝置為主的虛擬公園,希望從兒童開始,培養音樂美學,打破對於音樂創作的想像,讓觀眾可以自由創作。

聲響裝置設計:王仲堃 WANG Chung-Kun、吳秉聖 WU Ping-Sheng

電聲設計:鄭伊里 CHENG I-Lly

演出策劃及設計:廖海廷 LIAO Hai-Ting

演員:蘇凌、劉冠林

哎米粒的辦桌

哎米粒的辦桌 - 茶桌 (2019)

《哎米粒的辦桌 - 茶桌》參與式聲⾳裝置由⼀公聲藝術、賴奇霞、與陳冠霖共同創作,是⼀個桌子結合彈珠臺並融入⽇常物件的參與式聲⾳裝置作品。觀眾藉由放彈珠的⽅式來敲擊預置在桌⾯上的物件,參與發聲。此作品緣起於創作者純粹喜歡 ( ( ( 敲碗 ) ) ) 的聲⾳,因⽽延續到在⽣活中探索各種對敲擊碗的想像,邀請觀眾⼀同“玩”的裝置作品,這次展出之《哎米粒的辦桌 - 茶桌》是爺爺泡茶的茶⼏、巷口夜市的彈珠臺,也是⼀場聲⾳ 「響宴」。

共同創作者:賴奇霞、陳冠霖

作品概念:一公聲藝術

Grande Amélie - Tea Table (2019)

Co-Creator:LAI Chi-Hsia, CHEN Guan-Lin

Concept: One Litre Sound

——

藝術家介紹

聲音小公園

王仲堃

王仲堃1982 出生於台灣高雄,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及科技藝術研究所。 他的聲音作品具有一種音樂性,刻意把「聲音」的抽象性解放出來,轉化為較為具象的音樂。對作者而言,聲音作為一種概念的傳達,必須從對其意義及內涵理解;而音樂的情感表達能融入一種真實情境讓我們從中感受。用心理層次來看,透過聲音與音樂之間的流轉,聽者得以以理性、邏輯的方式去掌握聲音,同時以感性與體驗的方式去感受音樂,作品就是存在一種體驗式的感知,但這無非意味著聲音不能用語言翻譯,它只能成為它本來的東西。 除了個人創作外,同時也是致力於科技與藝術交互融合創作團體「噪咖藝術」的藝術總監,讓互動藝術、聲音藝術與動力藝術的結合,不斷創作平易近人的藝術作品。

吳秉聖

台北的藝術工作者,以聲音為創作思考的中心。曾獲邀至西班牙巴賽隆納參與《Transonic》演出,參與兩廳院年度製作,《全然的愛與真實》擔任聲音設計,也受邀參與由林強擔任藝術總監的兩廳院30週年《眾聲之所》的演出,目前於noiseKitchen Art 擔任音樂統籌。

鄭伊里

1984年出生於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作曲碩士,阿姆斯特丹音樂院電子音樂碩士,現任教於台北藝術大學與輔仁大學。其作品主要整合作曲概念融合至:肢體、電聲、影像或裝置。近年多著墨於可觸物件的聲響質地實驗,與演奏者本體特質探究。作品曾於台北數位藝術節、兩廳院新點子實驗場、荷蘭Gaudeamus音樂節、德國Darmstadt音樂節、ISCM世界音樂日、ICMC電腦音樂研討會、國際作曲家交流會議IRC...等場合發表。更多相關資訊詳見:http://i-llycheng.com/。

廖海廷

從擊樂手身份出發的創作者,專注於跨領域的聲響呈現。 2004 年自澳洲昆士蘭省音樂院畢業後前往義大利 Fabrica 駐村,開始結合現代音樂及表演藝術的創作。隨後前往法國,以「評審一致通過第一獎」取得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CNSMdP)文憑。 學生時期以詮釋現代音樂作品為中心,沿著當代音樂發展的脈絡,延伸至對聲音的熱愛。 近年專注於模組合成器、自然聲音取樣及原聲樂器的融合,透過劇場式聲響演出、專輯製作、現場聲音表演和跨域合作來實踐創作理念、找出聲音發生和聆聽的更多可能性。

哎米粒的辦桌

賴奇霞

聲音藝術創作者/擊樂手/音樂設計,旅居澳洲與歐洲多年後回到台灣。於澳大利亞國家大學主修打擊樂,取得音樂演奏榮譽學士及新媒體藝術碩士,之後曾到柏林與芬蘭進修與兼任研究助理,2014年底回到台灣,參與各種共同創作,包含擊樂、表演藝術、聲音裝置、音樂設計與藝術教育等多元計畫。2010年曾獲選至台北藝術村駐村,2014年至比利時布魯日駐村創作。近期共創作作品包含實驗樂器與裝置《哎米粒的辦桌》2019年於朱銘美術館兒童藝術中心展覽、《皮耶和木桌》於陸府基金會台中藝角空間展覽演出,以及聲音工作坊《採聲小音箱》、手作小樂器工作坊《日常聲活》,曾參與共創表演藝術作品《出入遊樂間》獲第14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入圍、《和平微光》2018年受邀於比利時CC De Factorij演出、《中3路3段》2019年獲選高雄春天藝術節節目、並曾擔任音樂設計於台北兒童藝術節節目《這裡沒有大野狼》、以及2020年驫舞劇場《看見你的自由步》之音樂設計。目前居住在台北,為一公聲藝術核心成員,致力於音樂設計、聲音藝術、實驗樂器三領域之創作、教育與演出。

陳冠霖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所燈光設計主修。常與風格涉、飛人集社、身體氣象館等表演藝術團體合作,擔任燈光、舞台、道具或舞台視覺設計(Scenographer)。關注於光與空間對於觀看者的感受及現場性,並試著將其置於不同調性的作品當中。並著重在不同觀演與展演關係之下,觀者如何適切的去成爲作品的一部份。

——

活動時間表

展演期間:11/7(六) - 11/22(日)(週一休館,需至少提前一天預約)

展覽

開放導覽、參觀時間:

11/10(二)-11/13(五)14:00、16:00(一天兩場)

11/17(二)-11/22(日)14:00、16:00(一天兩場)

每場次參加⼈數:30人(需報名,建議參加年齡6-12歲)

導覽內容:包含專家導覽時間,以及親子共同參與的互動裝置工作坊。

演出

演出日期:11/7(六)、11/8(日)、11/14(六)、11/15(日)

演出時間:11:00、14:00(一天兩場)

每場次參加⼈數:30人(需報名,建議參加年齡6-12歲)

演出內容:包含專業演員演出,以及親子共同參與的互動裝置工作坊。

備註

1. 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六歲以下幼兒入場至少須由一名二十歲以上之成年人陪同,並負擔完全陪同照顧之責任,本場地不提供照顧兒童之服務。

2. 為維護幼兒安全,照顧者請勿將兒童獨自留置於場地內的任何一個空間,或委託他人照顧。

3. 一位幼兒最多兩位成人陪同入場,一名成人最多陪同兩位幼兒入場(兩名成人可陪同四位幼兒,以此類推),以維護所有入場親子互動之品質。

4. 為維護公共健康,若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例如:咳嗽、流行性感冒、發燒或體溫超過38˚C者禁止入內。

5. 場內全面禁止飲食。

6. 場內物品使用完畢後請親子一起收拾並協同幼兒歸位與整理,在遊戲中養成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7. 請家長自行維護幼兒安全,避免危險動作及行為,如家長及幼兒在場內有不當行為出現,本館有權要求家長及幼兒離場。

8. 本活動為親子互動劇場,請家長全程陪同幼兒,避免閱讀書報或進行與陪同幼兒無關之行為(例如:聊天、睡覺、玩手機、休息…)。

9. 中場無休息時間,演出前請先行帶幼兒如廁。

10. 請珍惜場內物品,若有損壞照價賠償。

11. 臺灣聲響實驗室保有依照現場狀況調整入館人數和場次開放之權利。

12. 場內不提供充電服務。

13. 請勿攜帶寵物入場。

14. 演出時間不開放場內空間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