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 videoTitle $}

創作/研發支持
磁帶音樂記譜及模組研發計畫

「磁帶音樂記譜及模組研發計畫」為《人體同步模組》計畫系列之一。《人體同步模組》的工作,從技術角度來看,便是將傳統科技哲學「機械係人體延伸」觀念反轉,將媒體機器運作,還原為人體動作與聲音。例如將泡泡演算法、細胞自動機、磁帶機、音樂盒之數學及機械結構,轉化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協定,我們將此方法稱為「模組」,即「原型」之意。

「模組」緣起於跨媒體藝術家林其蔚 2004 年之《磁帶音樂》演出,自 2017 年開始,林其蔚構思發展磁帶音樂以外的身體互動模式,並逐步發展成為團體創作計劃,邀請電影導演陳芯宜等創作者,參與全新模組的研發與測試排練。「模組」意圖創造一種特殊的團體性,在共同遵守一組規則的前提下,為了創造一個演出,展開內部的激盪。參與者在此間,可以從眾,可以獨創,這樣的表演形態亦可邀請觀眾為參與者,讓來自不同背景的參與者,開發各自的欲望,同時又能夠在互動間呈現出集體性,將這兩者的辯證,呈現在最後的聲音與肢體美學中。

CREATORS

林其蔚

1971年出生於台北。曾研讀法國文學、台灣傳統藝術和新媒體藝術創作。噪音實驗團體:「零與聲音解放組織」團員,「甜蜜蜜咖啡」、「後工業藝術祭」、「電音實習」策劃人。2012年發表《超越聲音藝術──前衛主義、聲音機器與聽覺現代性》一書,分析亞洲當代聲音創作之美學困境。
二十年來,林其蔚的聲音創作發表遍及世界各國,總數超過兩百餘場,包含聲音裝置(北美館、國美館、高美館、上海雙年展、紐約電子藝術節、里昂國家音樂中心、深圳雙年展、伊通畫廊、漢雅軒畫廊等),現場聲音演出(威尼斯雙年展、泰德美術館、巴黎白夜節等),以及劇場配樂(國家劇院等)。與此同時,他的「磁帶音樂」系列也在小學、工廠、廟宇、教堂、鄉鎮公所、團體培力坊、民宅、民樂團、酒吧等等非藝術空間中,與觀眾一同合作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