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是自然界中不同微生物交互作用並繁衍的過程,只有當酵種起子 (Fermenter)、環境(Conditions)、中介物質(Substrate)三項條件皆俱足時,「發酵」改變作用才會發生。發酵過程中,時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第一次發酵從天然物質中孵化酵種,到第二次發酵提供介質帶來新添風味的滋長。
本計畫試圖從自然界的發酵原理及作用過程,重新理解社會發酵的運作原型。藉由「發酵」作用,將廢棄物轉化為可用的資源與資材,探尋不同利害關係的人群可扮演之角色,及與其循環再利用模式。計畫成員在市政府提供的閒置空間「河神的丸子」彼此相遇,每一位都是獨立的個體又是因興趣連結而結合的群體。藉 由協作與分工,圍繞著自然與社會的「發酵作用」展開研究與實驗。從農業科學、 環境研究、都市規劃、社區到心理學的跨領域專業合作,激盪出「發酵作用」在有機物質、無機物質以及社會關係,如何可能串聯起來並展開循環、相互滋長的作用力。歷經六個月的工作坊及講座,以及許多實踐與行動,串起了網絡包括綠點點點點、不垃圾場、Beher 食物圖書館、穀盛有限公司以及許多市民朋友等參與,其中,與不垃圾場、綠點點點點共創塑膠布圓拱裝置也受邀參展「城市震盪—循環」展覽,現場將發酵城市的「知識圖譜」(knowledge mapping)分享傳遞給更多民眾。
行動成果發現,無機物如塑膠製品、有機物如食物廢棄物等,在適當的知識技術解說、環境場域的提供下,能開創社會循環的實踐可能,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多重介面關係──學習、交流、對話、磨合、熟悉、信任、默契、衝突、冰點⋯⋯等,在不同時序、工序的適當安排下,不斷地發酵繁衍,重組成新的社會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