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 videoTitle $}

創作/研發支持
微生物共情練習——草履蟲、輪蟲、橈足類與其他淡水中的朋友們

人與非人物種之間的關係可追溯至石器時代。某些物種被人類馴化、喜愛,成為文化的一部分;而另一些則被排除在我們的文化活動之外。微生物,由於其微小尺度,使得我們難以與之建立直觀的互動與理解。然而,若以微生物為對象來探討跨物種關係,會開啟怎樣的視角?這個微小的他者,是否能成為我們的鏡子,映照出我們自身的文化、意識、情感與思維?進而讓我們重新審視人與非人動物之間的關係? 

本計畫將與科學家合作,採集生活周遭水域中的微生物,並以此為基礎創作出具有敘事性的錄像、雕塑與裝置作品,嘗試喚起觀者的情感共鳴。裝置中的投影系統將影像回饋給具光合作用能力的微生物,投影光源不僅作為影像傳播媒介,同時也提供微生物進行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象徵文化與自然在同一系統中的共生關係。 

在這個「微觀劇場」中顯微撮影下的微生物被擬人化地呈現他們將上演一齣齣情境劇場這些劇場既荒誕又動人對觀者提出關於物種差異、生命關懷以及感性表達在當代語境中所扮演角色的深層提問。 

此外,計畫也將透過工作坊、課程、創作交流與田野調查等形式,深入探討非人動物在文化世界中的角色與想像,思考人類在數位時代所建構的權力結構如何影響動物的存在與再現。最終,這些想像將被轉化為依附於裝置之上的「微生物散文電影」,邀請觀眾走入這個投影劇場,參與放映與展覽,重新思考與非人生命共處的可能性。 

CREATORS

王懷遠

具有物理、工業設計及平面設計背景,於2020年畢業於荷蘭安荷芬設計學院社會設計學系。目前為實驗學校兼任教師、微生物研究員及藝術家。作品多關注當代動物的生命政治與物種間的關係,以及透過非人動物如何折射出人性的情感需求。喜歡跨領域的合作實踐,並以敘事性虛構文本與散文電影作為主要創作表現形式。

曾入選桃源美展、衛武營藝起秀創意徵選計畫、2023點子菘特別獎、2020荷蘭年度設計100。展演經驗包含2020-2023年荷蘭設計週、2022 Rollo臺灣.以色列合作線上藝術創作交流展演計畫、2023年水谷藝術個展、2023松菸WeWe Futures展覽、2023俄羅斯Now&After展覽–置換的風景、2023低失記憶體術、2024新加玻藝術舞團RAW Moves–RawGround「平衡-意識的運動」創作展演計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