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 videoTitle $}

創作/研發支持
排練一齣最長壽的劇本

本計畫源自照護家中罹患帕金森氏症長輩的經驗,讓藝術家開始思考老化與身體機能衰退的關聯,以及「失能是否是一種故障」的提問。帕金森氏症與失智症患者在與時間對抗的過程中,展現出身體與心智逐步退化的軌跡,也反映出人與機械之間的微妙關係。在2025年的橫濱駐村期間,藝術家透過訪談醫護人員、病患與照護者,進一步了解退化性疾病如何影響人的生存方式與社會角色,並發展出對「慢」的哲學思考。隨著臺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這項計畫回應未來可能成為主流的「慢速世代」,並嘗試透過藝術行動重新定義身體與時間。計畫初期聚焦訪談與知識建構,後期則發展可穿戴的「慢速輔具」裝置,強調人與科技輔具的關係。最終將以展演方式呈現。

藝術家認為這不僅僅是一場展演,更是一種邀請。邀請每個人重新看待時間、身體與生命的價值。在生命緩慢凋零的過程中,或許,我們能找到另一種前行的方式。

鄭文豪作品網站:https://wenhaozheng.cargo.site/

CREATORS

BankART1929 Photo: Tatsuhiko NAKAGAWA

鄭文豪

鄭文豪(b.1994)出生於桃園,目前主要生活與創作於臺灣八里。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創作多關注在日常物件上的感知與拾荒,藉由撿拾與拼裝的動作,結合動力機械、影像、空間裝置等元素,捕捉散落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性與個人經驗,同時透過物件在空間中的部署,以「故障」般的動力美學,挑起觀者的身體感知與多元解讀的路徑,藉此勾勒「鄭氏動力學」的輿圖。近年展覽: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美術獎」(2022)、新板藝廊「冶煉是水氣」(2022)、韓國111CM「水原國際藝術節」(2022)、水谷藝術「震盪之前」(2022)、覓計畫「飛揚土製造」(2019)。獲獎經歷:「世安藝術創作贊助獎」(2022)、當代雕塑麗寶創作獎特獎(2021)、臺南新藝獎(2019)。日本橫濱BankART 1929駐村(2025)。作品〈倒裝的支點〉典藏於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