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8.20(二)17:00-19:00
地點|CREATORS空間 102 共享吧
報名|https://forms.gle/A5qPRni8Bd8RJMNeA
C-LAB與法國龐畢度「聲響與音樂統合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Coordination in Acoustics / Music ,以下簡稱IRCAM)今年六月首度合作辦理「2019 CREATORS國際交流計畫─龐畢度IRCAM」,選送六位臺灣聲響領域創作者:王仲堃、林宜徵、吳秉聖、楊敏奇、廖海廷,及鄭伊里赴法交流,參觀IRCAM主辦之ManiFeste藝術節,並與藝術節節目製作團隊深入對話。本次分享會將邀請六位創作者,就其作曲、電聲、聲音設計及工程,與新媒體藝術等專業觀點出發,和大家分享本次赴法交流心得。
◢ CREATORS簡介及講題 ◣
王仲堃
擅長互動、機械動力與聲音藝術跨域創作。現為台灣新媒體藝術創作團隊「噪咖藝術」藝術總監,致力於互動科技與聲音藝術的整合,創造平易近人的藝術。
◧ 過去的未來聲響由自身在聲響創作領域的視角,來分享此次參訪IRCAM與ManiFeste表演的所見所聞,並從「類比與數位的聲響」、「技藝的回返」與「演出現場」作為不同思考的點切入。
吳秉聖
台北的藝術工作者,以聲音為創作思考的中心。曾獲邀至西班牙巴賽隆納參與《Transonic》演出,參與兩廳院年度製作,《全然的愛與真實》擔任聲音設計,也受邀參與由林強擔任藝術總監的兩廳院30週年《眾聲之所》的演出,目前於noiseKitchen Art 擔任音樂統籌。
◧ 以三百四十三公里每秒的速度揮擊耳膜以一位聲音工作者的角色,從「音樂與實驗聲響視野」、「器樂想像」、「聲音詮釋與角色共享」、「現場」等項目來分享赴法訪問IRCAM的心得。
楊敏奇
畢業於德國Hochschule für Musik Detmold,主修Tonmeister錄音製作及大提琴,入圍多次金曲獎,並獲第27屆金曲獎「最佳演奏錄音專輯獎」及第29屆傳藝類金曲獎「最佳錄音獎」。現任大米音樂總監,德國msm-production製作人,並任教於臺北藝術大學IMPACT音樂學士學位學程。
◧ 商業與文化,小眾與主流主流商業演出的規模往往大於藝文與當代藝術的演出,但在這些非主流的演出中,卻往往藏著最新的科技及豐富天馬行空的想法.......
廖海廷
擊樂手,現居台北,專注於實驗音樂與跨媒體的表演藝術呈現。2004年自澳洲昆士蘭省音樂院畢業後前往義大利Fabrica駐村,開始結合現代音樂及表演藝術的創作。隨後前往法國,以「評審一致通過第一獎」取得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CNSMdP)文憑。回國後致力於實驗音樂與結合跨領域藝術的創作及演出,創立實驗音樂品牌 — 噪音印製。現為輔仁大學專案助理教授、Ableton Live認證講師、音樂/聲音工作者。
◧ 2019 ManiFeste音樂節
1. ManiFeste音樂演出
2. IRCAM Academy講座3.未來
鄭伊里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作曲碩士,荷蘭阿姆斯特丹音樂院電子音樂碩士,其主要領域專注於即時電聲結合樂器與裝置表演,現任教於台北藝術大學與輔仁大學。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作曲組首獎特優,作品曾於台灣、德國、法國、荷蘭、瑞士、加拿大與中國等地發表。2014年於巴黎國際西帖藝術村駐村,2019年受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支持至匈牙利Peter Eötvös當代音樂基金會培訓。
◧ 由參訪IRCAM ManiFeste音樂節探討當代音樂脈絡與各地的發展狀態
1. ManiFeste節目分享
2. 作曲大師講座分享
3. 歐洲當代音樂脈絡發展與變化
4. 臺灣未來展望
林宜徵
作曲家、軟體工程師,26歲獲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作曲博士。現於安譜人工智慧音樂公司帶領研發團隊開發AI作曲技術,任教於輔仁大學音樂系,自身的VR虛擬實境音樂遊戲作品於去年Saxophone 世界年會(克羅埃西亞)、WOCMAT-IRCAM 2016 、德國漢堡 Klingt gut 2017 、Audio Mostly 2017 英國研討會展演。
◧ 從學界到音樂產業的未來
1. 混了10年的學界
2. 一不小心進入了業界和參與創造音樂AI產業
3. 法國之旅的震撼
4. 學界與業界的理想共生狀態
5. 音樂產業化,產業藝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