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 videoTitle $}

研討會
未來媒體論壇(FMF):「奇異點是否已來臨?」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日,人工智慧(AI)不再是科幻小說中的幻想,而是真實地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創作世界。AI技術正以突破性的方式推動媒體藝術的變革,挑戰並重塑我們對創造力、藝術性以及人類智慧的理解。它從一個簡單的創作工具,逐漸演變為藝術的合作者,甚至可能成為自主的創造者,為我們帶來對於藝術認知上倫理與美學的顛覆及挑戰。

本屆的未來媒體藝術節展覽分為四個章節來呈現AI發展至今所帶來的多重議題挑戰,展期間同步舉辦的未來媒體論壇(FMF深入探討AI如何改變藝術的創作生態系,以及當下各藝術機構、策展人、創作者及社會大眾如何應對這些轉變。論壇議題將涵蓋AI對藝術創作流程的影響,以及它對視覺文化的革新作用。AI生成藝術帶來的美學轉變與倫理議題等。此次論壇邀請了全球的科技藝術機構、藝術節的專家代表共同參與,通過多角度的對話與辯論,將深入探索AI在當代藝術和人類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關於AI浪潮下的數位落差與技術鴻溝創造出的新階級和非科技產業停滯不前的經濟難民,成為人類刻不容緩需要面對的議題。”

這不僅是一場圍繞技術的對話,更是一場重新定義未來創造力的思辨對話,期待通過此次論壇引發更多關於創新與技術融合的前瞻性討論。

※ 論壇議程將於近日公開。

時間:11/27 (WED) 10:00-12:30、14:00-17:00
地點:CREATORS 空間 102 共享吧
※全程中英逐步口譯

 

線上報名,免費參加  👉🏻 報名表單

 

 

 

講題簡介 PANEL INFO

▌場次一 PANEL 1

阿雍.杜納溫德 Arjon DUNNEWIND(荷蘭 IMPAKT媒體藝術節)

IMPAKT:置身其中
多麼幸運且榮幸,我們身處既非開端亦非終點的時刻。多麼誘人的是,我們無法確切知道自己在歷史洪流中的位置。介於科技愛好與科技恐懼之間,和諧冷漠、意識形態分裂與表面對立之間,IMPAKT 希望創造啟發對話、創新製作、創意研究、批判分析和跨文化合作的契機。

新技術和數位平台正在塑造我們的當下與未來,而科技與媒體的發展日新月異。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的影響巨大,這些發展的潛在方向與影響更是難以預測。藝術如何幫助我們理解這個令人目不暇接的現實?我們如何能保持掌控,並提升對於數位存在的自主權?

 

▌場次二 PANEL2

第納.勞倫茲 Tina LORENZ(德國 ZKM 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

當我們與AI結合,一切都會更好:藝術與科技樂觀主義、氣候的聯繫
將人類與電腦連結,形成終極科技生物思維機器的概念並非新想法,但 AI 發展速度的加快卻是前所未有的。1988 年,Hans Moravec 在撰寫《Mind Children》時僅能模糊地描繪這一願景,而如今它已步入可能實現的領域。未來學家如 Ray Kurzweil 預言,一旦我們的大腦與 AI 連結,人類將進入新的思維時代。人工智慧的潛力或將如 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的工業革命般深遠且顛覆性,但如何塑造這個包含 AI 的世界,仍需由我們人類來決定。藝術,特別是藝術研究,能幫助我們構思並促進在社會中引起共鳴的討論,從而讓我們對未來的道路有更清晰的認識。

 

▌場次三 PANEL3

會田大也Daiya AIDA(日本 YCAM 山口媒體藝術中心)

作為環境的媒體:壓力與抵抗
今日現代人身處的日常環境充斥著各種資訊媒體,已不再是過去的自然環境或人工環境。過去十五年來,來自廣告業和商業界的影響力,更是不斷深入這個資訊媒體環境。有鑑於此,我們必須認識這些影響力機制如何運作,並在必要時起身抵抗,打造一個更健全的環境。此議題對成長於資訊媒體環境的新一代來說,更是倍加重要。如同過去我們曾成功因應並改善了受毒物汙染的環境,如今的我們也必須積極確保媒體環境能促進福祉,並帶來合理的成長。唯有憑藉著這些努力,我們才能迎來一個重視人類真實需求勝於商業利益的環境,並保障未來世代與資訊環境的互動不致失衡。

 

▌場次四 PANEL4

甘圖雅.巴丹嘎拉夫 Gantuya BADAMGARAV(蒙古 MCASA 當代藝術協進會)

蒙古的當代藝術:藝術家如何思考AI議題?
蒙古當代藝術儘管未獲國際重視,卻有著活躍、豐富而多元的藝術生態。縱使面臨政府補助不足等挑戰,卻依然持續發展至今。蒙古藝術界之所以能持續活躍,憑藉的是若干藝術家主持及其他小型NGO的不懈努力。蒙古藝術家選用科技媒材的比例雖相對有限,但媒體藝術界仍在不斷發展茁壯。

本次論壇中,我將介紹蒙古當代藝術支持協會及其最新藝術計畫「XAOS」。XAOS是一個聚焦於實驗音樂和視覺藝術的國際藝術節,邀集眾多以尖端科技開拓音樂及視覺藝術可能性的代表性藝術家來此呈現其作品。本次也將談及蒙古藝術家如何看待AI等新興科技。

 

▌場次五 PANEL5

穆哈德·本納塞爾 Mourad BENNACER(加拿大 SAT 科技藝術中心)

分散式集體記憶
隨著科技習慣的普及化,我們的集體記憶也從靜態紀錄,轉變為動態而便利的收藏庫,廣納來自世界各地的貢獻內容。延展實境和球形展演場地等沉浸式科技讓我們跳脫被動的框架、親身體驗作品,並以傳統媒體達不到的程度培養我們對多元立場的同理心。隨著互動式敘事及虛擬裝置藝術的崛起,藝術家逐漸將作品視為結合個人與集體的參與式旅程,能協助我們建立超越時空和文化的連結。面對工業數據收集的強勢主導,我們將探討同理心導向的創作方法,如何協助藝術家重塑集體記憶,想像數位典藏的另類可能。

 

 

講者簡介 SPEAKER INFO

阿雍.杜納溫德 Arjon DUNNEWIND
阿雍.杜納溫德為荷蘭烏特勒支媒體藝術中心IMPAKT與IMPAKT數位藝術節總監。杜納溫德享受具有建設性的辯論過程,並認為對於現今由媒體主導的社會而言,藝術乃是一種能夠提出早期提醒的重要機制。杜納溫德於1967年生於荷蘭奧門,並在1985至1991年間於烏特列茲藝術大學就讀藝術與媒體。1988年,杜納溫德籌劃了第一屆IMPAKT數位藝術節,並在1993年創辦了IMPAKT基金會。在2000年代早期,杜納溫德推出了呈現互動藝術計畫與串流影音的線上平台「IMPAKT Online」,以及幫助全球以錄像、數位媒體與新科技為媒材的藝術家投入全新創作的駐村計畫「IMPAKT Works」。其於2021年展開「CODE」共創計畫,邀請藝術家、政治家、決策者與大眾齊聚一堂進行交流,以期制定出更完善的立法流程與法律,為身為數位公民與消費者的眾人提供保障。

杜納溫德亦為其他單位策劃展覽與放映計畫,如布宜諾斯艾利斯國立美術館、莫斯科國立當代藝術中心、雅加達RURU畫廊、柏林跨媒體藝術節、林茲電子藝術節等,也曾擔任荷蘭電影基金會、荷蘭媒體基金會、荷蘭BKVB基金會及蒙德里安基金會等機構的顧問。

 

荷蘭 IMPAKT媒體藝術節
荷蘭 IMPAKT媒體藝術節旨在呈現當代媒體文化的批判和原創觀點,從藝術、科學和政治等不同領域及視角,探討結合社會、數位文化、科技與媒體等領域之多元議題。每年定期舉辦展覽、專題討論、藝術家座談、成果發表、放映會、工作坊、共創和駐村計畫等藝文活動。

IMPAKT媒體藝術節創立於1988年,每年度的藝術節仍是我們的主計畫之一。在這場為期五天的多媒體盛會中,我們經由舉辦展覽、講座、表演和藝術家座談等活動,深入探索與藝術和科技相關的重大社會議題。藝術節展場與活動分散於荷蘭烏特勒支市各地,同時在Planet IMPAKT線上平台展出。

 

▌第納.勞倫茲 Tina Lorenz
第納.勞倫茲於「渾沌電腦俱樂部」環境中成長,隨後則到維也納與慕尼黑攻讀戲劇研究與美國文學史。在2020至2023年間於奧古斯堡國家劇院創立並主持「數位劇場」(Digital Theatre)部門之前,曾於巴伐利亞表演藝術學院擔任戲劇史講師,並曾擔任上法爾茲國家戲劇院的戲劇顧問與紐倫堡國家戲劇院的數位溝通顧問。

勞倫茲為位於維也納、雷根斯堡的駭客空間「metalab」及「Binary Kitchen」的創始成員,並自2024年1月起負責帶領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的藝術研究及發展部門「Hertzlab」。

 

德國 ZKM 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
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簡稱ZKM)成立於1989年,是一間旨在開拓美術館可能性的文化機構,關注各類媒材及藝術類型,並致力於將古典藝術帶入數位時代,因其獨特定位而備受國際矚目。

ZKM涉足不同領域,廣納學術研究和藝術創作,展覽和表演,作品和檔案典藏,教育推廣和活動策畫等面向,並憑藉跨領域的多元整合,以靈活的組織架構呈現並積極推動二十及二十一世紀的藝術及媒體發展。此外,也透過籌辦研討會等不同形式的學術交流場合,促進藝術、哲學、科學、科技、商業和政治領域的跨界對話,深入檢視媒體化、數位化和全球化帶來的社會影響。

 

▌會田大也 Daiya AIDA
1976年生於東京,會田大也於情報科學藝術大學(IAMAS)完成學業,2003至2014年間在聚焦於媒體藝術的藝術機構──山口媒體藝術中心負責教育與推廣工作,包括電影放映的策畫與執行、社區參與計畫、媒體工作坊與戶外藝術裝置等。會田大也在山口媒體藝術中心的表現曾獲兒童設計大賞大獎、優良設計獎、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評審獎等獎項肯定。2013年,會田大也加入了由來自七個國家的十三位策展人組成的團隊,共同策劃由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主辦、為紀念日本與東南亞國協締結友好關係四十週年,於日本及東南亞各地巡迴的媒體藝術展「媒體/藝術廚房」。自2014年起的五年間,會田大也於東京大學擔任專案助理教授,負責「社會資訊及通訊技術全球創意領導人才」研究所學程的工作坊設計課程。會田大也也是2019年與2022年愛知三年展的學習策展人(learning curator),並於2019年12月回到山口媒體藝術中心擔任藝術總監一職。

 

日本 YCAM 山口媒體藝術中心
山口媒體藝術中心(YCAM)成立於2003年,是位於日本山口市的公共文化中心,園區內設有450席的劇場、300平方公尺的藝廊及100席的影廳,並與山口中央圖書館共址。YCAM特設YCAM InterLab,由專業團隊組成,致力支援藝術家進行創作。

隨著媒體環境不斷演進,推動新文化發展的需求亦與日俱增。有鑑於此,YCAM秉持「共創共學」的理念,積極與在地市民及各領域專家攜手合作,深入探討媒體科技的運用手法、資訊所蘊含的文化潛力,以及其對人類的意義。透過這些計畫,YCAM不僅開拓創新的表現形式與學習模式,更致力培育具備創造力的新世代人才,與全球藝文人士一同思考如何與媒體環境互動,並為未來的媒體生態開創新猷。

 

▌盧建誌 LU Chieh-Chih

盧建誌助理教授畢業於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法學院,取得法學博士(JSD)學位,研究成果曾獲ARCIALA & CUHK School of Law Asian IP Scholar Award、時代文化基金會青年學者獎、香港大學科技法中心優秀青年學者會議獎助與美國賓州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青年學者論壇獎助等學術榮譽肯定。

近年主要著重於傳播法規與倫理、數位媒體與娛樂法、人工智慧與網路治理、新媒體創業的課程教授,除統籌政治大學傳播學院與理律文教基金會合辦的「新媒體與創業工作坊」計畫,並參與建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與富邦文教基金會合作的「樂與音」系列活動與「創自由」平台。於實現創作自由與公共利益的精神下,盼藉由產官學取徑的跨領域教育推廣與研究,致力於媒體科技下電影、音樂、影視、新聞和廣告行銷的傳播整合與新授權模式的建構。

 

▌甘圖雅.巴丹嘎拉夫 Gantuya Badamgarav
巴丹嘎拉夫生於蒙古曼達勒戈壁市,具美國麻州威廉斯學院總體經濟政策碩士學位,是一位自學的策展人。追隨其熱情,巴丹嘎拉夫於2012年放棄其亮眼的職涯歷程,創辦了以支持並推廣蒙古當代藝術為宗旨的「976畫廊」和「蒙古當代藝術協進會」。

考量到風險及資源有限,巴丹嘎拉夫為支持當代藝術而積極投入,將各機構與人們串連在一起,共享資源以及對藝術的熱情。她曾於海內外組織並策劃超過一百檔展覽,包括四屆的威尼斯雙年展蒙古館(2015、2017、2019、2022),並在2019和2022年的展覽中擔任策展人。她也支持蒙古藝術家參與其他國際知名展覽,如卡塞爾文件展、光州雙年展、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等。2021年,巴丹嘎拉夫推出了國際藝術駐村計畫「遊牧紅角」(Nomadic Red Corner),並於2024年與比古尼.圖甫辛博(Bilguun Tuvshinbold)一同策辦「XAOS國際實驗音樂與視覺藝術節」。

巴丹嘎拉夫為第十四屆卡塞爾文件展展覽手冊《Daybook》的作者之一,也曾於許多國際會議上擔任講者,包括2022年於奧地利舉行的薩爾斯堡全球論壇、韓國光州國立亞洲文化殿堂舉辦的亞洲藝文空間連線年會,2019年華沙GAAB高峰會,2018年第二屆阿布達比文化高峰會,以及2016年於馬爾他舉辦的第七屆世界文化與藝術高峰會。

 

蒙古當代藝術協進會
蒙古當代藝術協進會(MCASA)成立於2012年,是一個非政府組織,肩負支持與推廣蒙古當代藝術的使命。協會策劃執行多項具策略重要性的專案,致力提升蒙古藝術家在國內外平台的競爭力。協會於2015年首次促成並籌辦蒙古參與威尼斯雙年展,其後更陸續參與2017年、2019年及2022年展覽。此外,協會也與卡塞爾文件展、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光州雙年展等備受肯定的國際大展合作,積極促進蒙古藝術家的參與。

協會轄下的976藝廊同樣成立於2012年,多年來積極舉辦跨領域展覽、表演及公開論壇,逐漸發展成為藝術家與觀眾交流的「藝術育成中心」。疫情爆發後,MCASA決定關閉976藝廊,轉而在烏蘭巴托市較貧困地區推動社區發展計畫。在此計畫的推動下,「游牧紅角」國際藝術家駐村計畫應運而生。2024年,更創辦了XAOS國際實驗音樂與視覺藝術節。

 

▌穆哈德·本納塞爾 Mourad BENNACER

穆哈德.本納塞爾於2016年加入致力於沉浸式創作的機構──SAT科技藝術中心,擔任專案經理、培訓師及音訊空間化技師。作為SAT科技藝術中心研究與創作團隊的一員,他在過去七年間投入了將近九十個專案,目前負責處理藝術開發計畫,比如支持國內外藝術家進行創作、研究與開發的SAT科技藝術中心駐村計畫。他也是「SAT fest國際穹頂藝術節」及展演計畫「Substrat」的策展人,後者乃是聚焦於為當地沉浸式與多聲道音樂人才提供舞台的系列沉浸式音樂演出。

本納塞爾的音像作品結合了合成與錄製的聲音,營造出層次豐富、視覺上亦相當震撼的聆聽取徑,並為北非文化遺產、科幻修辭與過時科技打造的音像作品之間創造了連結。以記憶稍縱即逝的概念作為靈感,其藝術研究探問人們在物理和虛擬空間中的存在、我們將空間檔案化的方式,以及這些空間所具備的文化意涵。其近作曾於數個藝術節中呈現,如加拿大MUTEK數位與電子音樂節、加拿大Akousma國際沉浸式數位音樂節、卡達Tasmeem Doha國際藝術與設計雙年會等。

 

加拿大 SAT 科技藝術中心
加拿大SAT科技藝術中心成立於1996年,是致力於推廣數位文化的非營利組織。作為創作、培訓及研究並重的藝術中心,SAT積極投入沉浸式創作、混合實境及遠距在場(telepresence)等領域之技術開發、並因此享有國際聲譽。其中,Satosphere 是世界首批專為藝術創作而設的數位球形展演場地之一。自 2012 年啟用以來,持續支持本地及國際人才,對推動球形展演作品創作有著深遠貢獻。

 

▌娜伊瑪·莫雷利 Naima MORELLI
娜伊瑪.莫雷利為記者與藝術書寫者,關注區域包括亞太、中東及北非地區。現居於羅馬,奔走並致力於透過藝術、文化與文字塑造亞洲與歐洲間的溝通橋樑。其報導可定期見於《金融時報》、《藝術新聞》、《半島新聞》(Al-Jazeera)、《宣言報》(Il Manifesto)等,文章亦散見於諸多出版品及展覽專輯。曾出版過三本以東南亞當代藝術為主軸的著作。

莫雷利也是策展人,以創造亞洲、歐洲、澳洲及中東之間具有意義的交流與連結為策展實踐的核心。其相關經驗包括在義大利新堡藝術節為緬甸藝術家策劃雙個展、於威尼斯雙年展期間為藝術家艾迪.蘇山托在威尼斯策劃展覽、替新銳澳洲藝術家於羅馬規劃講座、為展覽「SHOUT!印尼當代藝術在羅馬當代美術館」統籌義大利物流,並於羅馬朱塞佩.圖奇國立東方藝術博物館策劃印尼藝術家作品的系列放映等。

 

▌吳達坤 WU Dar-Kuen
現任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當代藝術平台總監,長期以多元身份活躍於藝術創作、策展、教學、行政與寫作等領域。他曾擔任臺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總監,並創立臺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擔任首任理事長,亦曾擔任關渡美術館首席策展人,積極推動臺灣當代藝術的發展。

在其漫長的藝術實踐中,專注於跨領域創新,將策展視為社會進用的橋梁,透過藝術、科技與社會的緊密結合,嘗試以創意作為杠桿,翻轉固有的思維方式。他探索當代藝術與科技如何深入介入社會,並致力於為台灣當代藝術開拓新的國際溝通與合作管道,促進藝術與社會的雙向交流與創新。

 

▶ 活動免費參加,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 活動前將再寄發提醒通知。因 C-LAB 信箱易被 Gmail 判定為垃圾郵件,若未收到請查看垃圾信箱。
▶ 主辦單位保有調整與變更活動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