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 videoTitle $}

講談
國際講座|文化數據

說到「數據」,許多人可能會想到谷歌搜尋引擎及至公民科學運動所仰賴的「巨量資料」(俗稱「大數據」〔big data〕)及至「富數據」(rich data)的龐大影響力。這也意味著,數據不僅是某種「中性」的資料,而是驅動著開放性的知識生產以及文化造型的要角。巨量資料的時代,要求我們必須重新檢討「採樣」的簡化分析邏輯,並且容忍「不精確性」以及創造性地運用「相關性」來多面向地開展事物的潛在可能性。

本場講座「文化數據」將著重於面對「數據」特別是「資料化」(datafication)的方法論,來尋求重新界定事物之相關性的實踐以及文化風景的造動。

本場講座之講者,將共同針對其學科領域的資料採集與資料化的工作方法,以及這些資料在「創作」層面上的「轉化」實踐和驅動性,來進行分享與研討。任職於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歷史與人類學的施永德長期投入聲音景觀、原住民族媒體以及地方倫理(ethics of locality)的研究,並將之運用於聲音藝術的創作。任職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的蔡佩桂,將從「譜普市」計畫如何通過虛擬城市與桌遊的概念,來回應高雄八一氣爆後的種種議題。藝術家理羅.紐熱衷運用協作來發展創作計畫,這次將針對他與都市規劃師茱莉亞.內布里佳自2016年開始的巴卡旺浮島計畫,來闡述跨域數據行動的價值。此外, 採集研究成員吳燦政會以2011年持續至今的《台灣聲音地圖計畫》,辯證地探討聲響記錄的價值以及對聽覺文化的反思。最後,「雜草稍慢」煮茶人林芝宇作為採集研究串連,將以她在城南以及蟾蜍山的實踐,來闡述城市採集作為探索生命、將數據帶回生態循環的棲居內涵。我們不僅活在數據驅動文化的時代,更朝向創意驅動數據的未來。

日期:2018.8.19(日)10:00 - 17:00
地點:聯合餐廳展演空間1樓
講者:蔡佩桂、Leeroy New、DJ Hatfield、林芝宇、吳燦政

活動流程

  • 09:40   報到
  • 10:00   引言
  • 10:10   主題演講─講者:蔡佩桂
  • 11:10    主題演講─講者:理羅.紐 Leeroy New
  • 12:00   午餐
  • 13.30   主題演講─講者:施永德 DJ Hatfield
  • 14:30   茶敘
  • 15:00   跨域採集研究發表─講者:林芝宇&吳燦政
  • 15.50   綜合座談
  • 17:00   賦歸

※全程有英中翻譯

 

講者介紹

蔡佩桂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Leeroy New〡跨域藝術家-設計師
DJ Hatfield〡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歷史與人類學副教授

跨域採集研究團隊
林芝宇〡「雜草稍慢」煮茶人、藝術家、視覺設計師
吳燦政〡《台灣聲音地圖計畫》創作者

報名表單這邊請
https://goo.gl/forms/uhOqR5LnIDPzP5Y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