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 videoTitle $}

講談
污痕結構學:建築的記憶與記憶的身體

什麼是「污痕」?什麼又是「記憶的污痕」?污痕是否真的必須被抹除?提醒著市民光榮歷史的紀念碑,是否總是隱藏了光榮背後藏有的暴力?而對於受難者的紀念物,是否也透露了人們或許想要遺忘的傷痛?走在城市裡,空間滿是記憶,歷史的污痕事實上無所不在,城市空間是否揭示了一種污痕的結構?若能賦予「污痕」一個可見的「結構」的話,它可以是怎樣的「結構」?它又能怎麼不斷的在「解構」裡「重構」?

本講座將從十九世紀下半發展出來的「細菌學」談起,講述「細菌」如何以一種「污痕」的形式才變得可見,徹底重塑了現代人的生活,並成為了德國納粹時代用來迫害、滅絕、洗清猶太人的「理論基礎」。今天,納粹時代的歷史成為德國過去歷史上的巨大「污痕」,它關聯著超乎想像而難以言說的暴力與傷痛。

以柏林的紀念物為例,本講座也將討論一座城市能以怎樣的建築形式、媒材去回應自身傷痛的記憶,並在城市的紋理上以建築標示出過去歷史的污痕。而不同的形式、物質又引發了那些關乎「身體感」、「集體」與「個人」甚或「記憶」與「遺忘」的問題。

 

講者:李立鈞、吳耀庭、謝杰廷

李立鈞
柏林洪堡大學文化學系博士。影像文化研究者。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畢業後,負笈德國,於柏林洪堡大學修習藝術、圖像史(Kunst- und Bildgeschichte)與文化學(Kulturwissenschaft)。其文章散見於《典藏今藝術》、《藝外》、《藝術觀點》等,並計畫於2019年於德國出版其博士論文。其博士論文比較中西醫學中的身體圖像,探討圖像如何作為一種文化技術,構築出不同的身體知識與身體觀。其研究興趣涵括影像理論、知識史、文化技術,關注影像跨領域、跨時代的關係。曾受邀至維也納大學 (Universität Wien)、巴塞爾圖像研究中心 (eikones - Zentrum für die Theorie und Geschichte des Bildes)、 漢堡瓦堡學院 (Warburg-Kolleg)、慕尼黑歷史學院(Historisches Kolleg)發表論文。

吳耀庭
東海建築系畢業後,工作於宜蘭的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參與地方的公共工程五年,負責過宜蘭酒廠再造、高架鐵路下運動場、中山國小體育館、櫻花陵園入口中心與渭水之丘(2018年台灣建築獎首獎)。2015迄今修習都市設計與建築碩士學位於瑞士聯邦理工(ETH Zürich)、芬蘭阿爾托大學(Aalto University)、瑞典皇家理工學院(KTH)。2006年以測繪的方式研究蘭陽平原的二戰軍事地景從日治時期後以來的六十年變化;2016年前往羅馬一個月研究廢墟的空間透明性、建築再造如何呈現歷史記憶;2017年以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的資助,以兩個月定居在印度的恆河水岸,測繪研究開放場域的型態。2019年開始於《實構築》雜誌發表歐洲現代建築研究的連載。

謝杰廷
曾就讀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2018年甫於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完成舞蹈學博士研究。其研究主要以現象學觀點探察音樂與舞蹈的身體感、力動、記譜等與其轉譯。受到德國文化學與媒介學的觀點影響,近年研究興趣也涵括「身體作為記寫/檔案」(body as text/archive)的議題。其論文曾於國際音樂學會(IMS)、國際傳統音樂學會(ICTM)、舞蹈研究學會與舞蹈歷史研究學會(CORD+SDHS)、德國舞蹈研究學會(GTF)等學術研討會發表。書寫散見於《劇場閱讀》、《表演藝術雜誌》等。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ydAe5B2mLy7BCXLp7

 

策辦單位: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執行單位:CREATORS_李立鈞、吳耀庭、謝杰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