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貝特·巴哈杜爾都盯著他的鼓心,儀式中,薩滿鼓幻化成了一面鏡子,裡面可以看到被勾走的魂藏在什麼地方。」除《盲國薩滿》中有這樣的記載外,世界各地的口傳文學母題裡,鏡子與水面也能在返照觀者之影時,映出遠方的景觀與事象。而奧維德《變形記》中述及:「他(納西瑟斯)望著熟識的池水,說出最後一句話:『唉,男孩,我的愛情已失!』而該處又把這句話如實返回(remisit)。」那返回的話語,既彷彿倒影之語,亦如遠方景觀與事象的娓娓自述。
本次四場《回聲返照》的演出,便是應用並延伸口傳敘事詩歌者「以語言程式平行對應於被述者」的表演技術,使觀眾在以眼看見許岑竹、朱拉亞農‧西里彭、吳梓安與大衛·林區的影像作品之前,先以耳諦聽倒影之語如何返照出聲。
場次1:回聲返照:落葉歸影|楊雨樵、丁啟佑 (影片原創:許岑竹)
★ 時間|12.12 (六) 11:00-11:40
★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臺灣聲響實驗室
場次2:回聲返照 :金鍋牛的誕生|楊雨樵、丁啟佑 (影片原創:朱拉亞農‧西里彭)
★ 時間|12.12 (六) 15:00-15:40
★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臺灣聲響實驗室
場次3:回聲返照:Proxy of Heaven |楊雨樵、丁啟佑(影片原創:吳梓安)
★ 時間|12.13 (日) 11:00-11:40
★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臺灣聲響實驗室
場次4:回聲返照:FIRE (POZAR) |楊雨樵、丁啟佑(影片原創:大衛・林區)
★ 時間|12.13 (日) 15:00-15:40
★ 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臺灣聲響實驗室
報名請點此:https://bit.ly/reverberance
表演者簡介|楊雨樵
喜歡散步,喜歡樹的屍骨。專職為口頭傳統民間譚(oral traditional folktale)的言說藝術表演者,彙整各國神話與民間譚,從事口傳文學、戲劇與電影的敘事學研究,自 2014 年開始於全台各地開設「世界民間譚展演式講座」。2017以降,開始以口傳文學或個人創作的語音(phone)為主軸,展開《聲熔質變——Anamorphosis & Anatexis》與《詩(屍)術流散——Necromantia dispersus》等系列性即興聲響演出,將各媒介的敘事轉譯為聲音。著作包含:甲骨文異譚集:《藝》——字中事(2014),《易》——字中事(2016),《一》——字中事(2020,即將出版)。
表演者簡介|丁啟祐
聲音勞動者,喜歡補休,喜歡沒事的班。2019年初,與朋友們於台南的即興體驗後,持續使用筆電為發聲工具,並嘗試摸索軟體程式與現場演出間的關係,現階段產出多為吵雜無序的聲音片段。近期作品收錄於合輯「Three Places | 聽說(2020)」和「Compassion through Algorithms | Algorave Tokyo(2020)」。
★ 活動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 主辦單位保有因應疫情狀況調整與變更活動之權利
「ANIMA Sessions」是「2020第七屆臺灣國際錄像藝術展:ANIMA」的共學系列活動,由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與鳳甲美術館合作推出。此系列以「調度真實」為主題,透過講座、工作坊與體驗式活動,帶來一系列另類的視覺療程,帶領大家從潛意識、夢境、幻覺、身體經驗及人工智慧生成的影像等層面,來探索那些被調度、中介、改編後的視覺經驗中,真實與想像的界線。
詳情參考:https://clab.org.tw/project/anima-se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