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期間將舉辦四場藝術家座談,邀請策展人莊偉慈、黃又文、陳寬育及沈柏逸擔任主持人。座談主題將圍繞在本次展出之作品、藝術家各自長期發展的創作以及對於語言/聲音的多重想像,與國內外參展藝術家展開深入對談,並分享各自的創作理念與脈絡。
▌場次一
鄭恩瑛、陳飛豪、翁智琦(與談)、莊偉慈(主持)
時間:06/07 (六) 14:00-15:30
地點:CREATORS 空間 102 共享吧
▌場次二
黃麗音、何兆南、黃又文(主持)
時間:06/07 (六) 16:00-17:30
地點:CREATORS 空間 102 共享吧
線上報名,免費參加 👉🏻報名表單
講者簡介
場次一
▌鄭恩瑛
1974年出生於南韓仁川,現居首爾,從事創作並任教於韓國藝術綜合大學、成均館大學與首爾女子大學。她曾於梨花女子大學及英國里茲大學學習視覺藝術與女性主義理論。創作關注匿名個體的慾望如何與世界事件交會,進而轉化為抵抗、歷史與政治。代表作品包括「東豆川計畫」(2007–2009)與持續進行中的「女性國劇計畫」(2008–至今),涵蓋藝術、電影與表演等多種形式。曾獲頒愛馬仕基金會藝術獎(2013)、Sindoh藝術獎(2015)與韓國藝術家獎(2018),並參展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韓國館。近期個展於蒙特婁李奧納與比娜・艾倫藝術館(2023)與杜塞道夫藝術協會(2020)舉行。
▌陳飛豪
陳飛豪,生於1985年。擅長文字寫作並運用觀念式的攝影與動態影像詮釋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所衍生出的各種議題,也將影像與各種媒介如裝置、錄像與文學作品等結合,探討不同媒介間交匯結合後所產生的各種可能性。
▌翁智琦
翁智琦,政治大學台文所博士。曾任巴黎高等社科院訪問學人、釜山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現任教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文所。合著有《遇見文學美麗島》、《二二八・物的呢喃》、《性別島讀》、《島嶼時光機》等。研究關懷為現當代臺灣文學、香港文學、泰華文學、美援與反共文藝體制、冷戰文化政治與性別研究等。
▌莊偉慈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策展人
場次二
▌黃麗音
藝術實踐研究商業和量產、食品工業的跨文化和歷史面向,及市場機制對現代人類生活和自然環境的影響。藉由改變尋常空間和物體,創造出極簡主義般的雕塑,在詩意和寂靜中引起觀者的迴響。近期個展包括臺北市立美術館(2025)、倫敦泰德美術館(2024)、洪建全基金會(2024)、倫敦Standpoint藝廊(2024)、德國弗萊堡E-WERK(2024)等。曾獲得Mark Tanner雕塑獎(2023-24)、Henry Moore基金會藝術家獎(2023)及臺北美術獎首獎(2022)。
▌何兆南
何兆南的藝術創作始於攝影,並持續發展至行為、繪畫及複合媒材裝置。他的作品探討日常生活的奇妙與無奈、靈性與存在,以及香港的社會狀態。近期展覽包括第8屆橫濱三年展(2024)、香港M+(2024)、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2023)、倫敦薩奇畫廊(2023)、香港Para Site藝術空間(2023)、台北當代藝術館(2021)、首爾國立現代美術館(2020)等。
▌黃又文
策展人。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碩士。曾任職於香港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展覽與共學策展人、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兼任講師,主持Podcast《稻埕漫談》。策展研究關注當代社會的多元文化交融、遷徙與移民史、地緣政治、以及人類和環境之間的動態關係。現工作生活於臺北。
▶ 活動免費參加,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 活動前將再寄發提醒通知。因 C-LAB 信箱易被 Gmail 判定為垃圾郵件,若未收到請查看垃圾信箱。
▶ 主辦單位保有調整與變更活動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