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來自異世界的聲音——捷克藝術家雅庫布·詹薩與臺灣藝術家李亦凡,將分享他們充滿黑色幽默的影像作品。
雅庫布·詹薩(Jakub Jansa)是捷克近年備受矚目的新銳藝術家,他的創作打破戲劇與荒謬喜劇之間的界線,運用虛構、幽默與怪誕元素,以影像裝置形式講述當代社會的困境。其中的主人翁「芹菜頭人」為了逃離社會階層的底層,不惜一切代價闖入上流社會,卻在過程中產生對虛假社會的反抗。
近年來在各大展覽和獎項都看到李亦凡的身影,他的作品以獨特的敘事方式探討自身與自製研發軟體間的關係,從中探究當代影像工業的技術性問題,以及科技與人之間的拉扯。以遊戲引擎搭配「實時影像」手法進行影像創作,那些奇異的身體,反倒成了引領我們進入虛實影像中的媒介。
兩位同齡藝術家雖在創作手法上大不相同——雅庫布·詹薩多以電影拍攝的方式呈現,李亦凡則擅長運用3D動畫與遊戲設計的語言——但他們皆致力於透過影像、場景與物件,發展獨特的視覺風格,並凸顯其背後所探討的議題。
藉由此次活動,兩位藝術家將分享各自的創作理念與展示手法,並談及創作過程中的樂趣和下一步的挑戰。
時間|2025/11/03 (一) 19:00-21:30(18:00開放入場)
地點|CREATORS 空間 102 共享吧 ⮕ 索票連結
映後座談會主持人|洪秉綺 (獨立策展人)
與談人|雅庫布·詹薩(捷克藝術家)、李亦凡(臺灣藝術家)
影片介紹
《開幕式》
10’00”,2022
在一場重要的政治會議中,一束花卉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也許花朵不僅僅是裝飾品、美麗與芬芳的存在。如果花朵能夠更積極主動,甚至介入攸關全球議題的事件,那會怎麼樣呢?故事發生在植物世界舉辦的一場盛大晚宴中。由花朵組成的工會特別邀請芹菜頭人——一位介於植物與人類之間的混種角色——前來助興。他的出現,與宴會上的眾花之間,將激發出一連串出乎意料的事件。
《南瓜鎮》
15’00”,2024
《南瓜鎮》是奧地利泰爾秋天藝術節委託雅庫布·詹薩製作的影像裝置作品。一位黑色偵探芹菜頭人被困在一個類似楚門超現實世界中的故事。在這個世界裡,一顆在奧地利被譽為「珍貴綠色黃金」的施蒂利亞南瓜深陷在人造環境而渾然不覺。藝術家以人與植物的對比,建構了一個關於新自由主義和民族主義的諷刺寓言,揭露了全球北方的階級等級制度和意識形態機制。作品解構了傳統和認同的神話,將其作為政治操縱的工具,揭示了虛假的懷舊情緒和對穩定的幻想如何助長當代民族主義意識形態。
《難忘的形狀》
37’05”,2023
作品《難忘的形狀》為李亦凡將自己的創作過程,描述為藝術家與軟體之間展開的死亡決鬥,直到一件敘事作品從雙方衝突的腐敗遺骸靜靜地呈現出來。借助電玩遊戲引擎細緻的3D動畫,來進行實時影像的即興創作,藉此思考遊戲中時間與空間的奇異凝滯,以及日漸複雜的技術工具導致欲望益趨細節化的現象。透過敘事,描繪主角在為影像生成而設計的軟體工具所衍生出的社會與倫理問題中掙扎的樣態。影像如何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表情符號如何能傳遞超越個人情感認知的情緒內涵?作品以私密細節描述人類的生命(及死亡),並大膽臆測視訊技術可能透過投射某種尚待到來的全體性,構築一套全新的生命政治學。
關於藝術家
雅庫布·詹薩1989年生於布拉格,捷克布拉格UMPRUM藝術建築與設計學院藝術博士學位。2026年將代表捷克參展第 61 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捷克與斯洛伐克館。曾榮獲捷克具指標性支持新興藝術家創作的獎項Jindřich Chalupecký Award(2021)。近年參與美國與歐洲等地參與藝術進駐。曾受邀於世界各地展出,其作品亦被布拉格國家美術館典藏並列為常設展品。創作範疇涵蓋電影、雕塑元素、裝置藝術與現場表演。他的創作實踐打破戲劇與荒謬喜劇等類型的界線,運用虛構、幽默及怪誕元素,發展出複雜的展覽場域,講述當代社會困境的故事。
李亦凡1989年生於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碩士,現於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駐村。他曾榮獲第八屆洪建全基金會「銅鐘藝術賞」(2024)、第20屆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2021-2022)、高雄獎首獎(2020)等等。曾在日本、歐洲多處擔任駐村藝術家,並在臺灣、法國、西班牙、比利時等地展覽,其作品由國內外機構所典藏。李亦凡藉由雕塑、繪畫、影像投影以及科技遊戲引擎等方式創作,利用獨白方式探討人性以及科技之間的關係,亦經常藉作品表現創作過程中故事、生活與媒材互相交織的維度。
補助單位|文化部
共同主辦單位|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捷克中心臺北
▶ 活動免費參加,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 活動前將再寄發提醒通知,再請留意accupass通知。
▶ 主辦單位保有調整與變更活動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