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 videoTitle $}

實驗室計畫
LAB KILL LAB

構思與策畫/鄭淑麗
製作團隊/蔡宏賢、蔣孟涵、陳品伊、蔡奇宏、謝澤旻、陳美璇

我們所熟悉的實驗室 - 實驗室(laboratory)一詞在拉丁文中為「laborare」,是一個使用設備、程式碼、程式編寫和進行實驗的場所。在媒體藝術領域中,我們有許多實驗室的化身,包括軟體、硬體、乾的、濕的、未來或後未來的實驗場域。我們尋求各種形式的合作,例如藝術家與科學家、駭客與合謀者,焊接工及擁權者。
而我們所不熟悉的實驗室 - 是一個可被啟動的中介空間,不遵循二進制碼,穿梭在內與外、人與非人、自然與非自然、地上與地下之間。當我們在內與外之中的未知領域進行田野調查、追蹤野物、涉險渡水、破冰前行、培養微生物、醞釀混亂、與人同行、與人交談時,我們的實驗室即無法以全球定位系統(GPS)進行導航和定位。
「Lab Kill Lab」計畫提出了一個實驗室概念,讓一個定義明確的實驗室可隨時間推展而進行更新、取代、替換、再生和隱退。「Lab Kill Lab」以為期七天的工作站陣營形式,集結不尋同的藝術家, 並結合當地深耕的運動者、文化工作者、科學實驗室和農業生物實驗室等進行集體合作。透過跨領域合作,「Lab Kill Lab」可瞬失、也可持久,以其持續突變與永未完成狀態,進行概念、提案或計畫的播種、孵化以及孕育。

「Lab Kill Lab」認同以下計畫發起者:

*奧地利媒體評論家策展人阿爾敏‧麥多士(Armin MEDOSCH)與拉脫維亞RiXC新媒體文化中心的羅莎‧史密特(Rasa SMITE)及萊提斯‧史密茨(Raitis SMITS)共同發起的「FIELDS」展覽計畫,呈現對藝術更新再生和轉化的模式之研究。
*芬蘭SOLU/生物藝術協會發起的「FIELD NOTES」,其在芬蘭拉普蘭區(Lapland)的奇爾比斯亞爾維生物研究站(the Kilpisjärvi Biological Station)進行藝術與科學田野實驗。
*派德羅‧索樂(Pedro SOLER)於奧地利林茲獨立藝術空間Stadtwerkstatt的 STWST48x5 (2019) 提出「未完成實驗室」(Unfinished Lab)。
*「Art Kill Art」是一個巴黎/柏林藝術家的音樂品牌,推廣具實驗性的音像與聲音藝術,並探索不同媒體的素質、複雜性和可能侷限。

計畫內容:
本計畫包含五個不同主題之工作站,每個工作站將邀集核心藝術家與參與者,並針對各自主題發展探索。五個工作站分別為:(1)植托邦 (2)自助飲水站 (3)岔派樂基因 (4)米學院之米蟲革命 (5)科技妄想。活動為期七天,包含田野現場及實驗室作業,並針對工作展主題辦理回應講座及集體表演。

(1) 植托邦(PHYTOPIA)

《植托邦》工作站以「植物治理」為核心概念,依循斯洛維尼亞藝術家胥倍拉‧派屈奇2018年的作品〈深度植物治理:野生之歌〉,以及她隨後發表的〈野生植物治理:21世紀植物幽靈〉宣言。胥倍拉以重新組裝的倫理─本體─知識論工具描繪植物政治的結構,並提供「批判式的休止符,不再假設我們仰賴的知識、關係和歷史彼此無縫接軌」。

為進一步研調跨物種的植物政治學,其實踐包括設計田野調查的工具、策劃參與式的田野作品以及於田野內外呈現的表演,《植托邦》工作站規劃兩條步行路線,以感知森林環境。這兩條步行路線分別為坪林採集人共作室陳科廷帶領的《回魂術,樹魂回》與花蓮銅門部落東冬‧侯溫帶領之《遊園驚夢:巧遇Hagay》。

陳科廷帶領的《回魂術,樹魂回》發想自坪林鎮曾經發生的異事,有一整排十三棵樹齡超過三十年的亞歷山大椰子樹,在訊息不明及缺乏良好溝通的情況下被砍除,現場留下樹木新鮮的斷片和一根根的原木。陳科廷提出這樣的問題:「倘若意外死亡的樹能回魂,祂又將如何訴說、傳達生前的無盡之言?」《回魂術,樹魂回》邀請關注環境生態的創作者、跨物種溝通者、及具科技或化學相關背景的人士,一起跟著陳科廷嘗試放下人類中心的沉痾,回歸精神交流,讓身體與植物直接接觸,以感知、感受進一步換位想像,並透過實驗測試方法及工具,讓死去樹的不僅是回魂,而更能與之互動、積極理解、設法賦權予植物。

東冬在《遊園驚夢:巧遇Hagay》中講述一段想像的傳說,傳說主角是位在森林中迷途的獵人,他在夢中遇見一群自稱是Hagay的裸體人類。Hagay既是男人也是女人,並且向獵人傳授關於儀式、狩獵、編織等重要的智慧。具有藝術家及巫師雙重身分的東冬‧侯溫將帶領我們在銅門部落的山林間漫步,祈求祖靈召喚連結人間與靈界的土地為我們指引道路,在通往遠古的路上,邂逅Hagay的神話世界令人心馳神往。東冬‧侯溫的團隊也將運用不同的工具、媒介和語言(文化與身體)來轉述Hagay傳說,並共同編寫一個公眾參與的表演腳本初稿。

參與藝術家:胥倍拉‧派屈奇(Špela PETRIČ)陳科廷及合作者詹媛安、葉若鋆、廖鎮洲、東冬‧侯溫及合作者張方禹、陳珊珊、伊苞、吳梓安

合作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

(2) 自助飲水站(WATERIA)

「想像我們是個水體,策劃一個破門而入俱樂部的直接行動抗議,從地下室湧現水災…… 將我們視為一種水體,強調一套特定的行星組合,要我們立即反應。」—雅斯特里達‧內瑪尼斯,水體,《後人類女性主義現象學》(2017)

大潭藻礁延台灣西北部桃園海岸線分布約27公里,數百年來一直是台灣豐富的罕見特有種海洋生物與珊瑚的家園。工業汙染和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在2019年動工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程,已經威脅這塊美麗的藻礁地形和生態系統。台灣環保人士、水資源保護聯盟和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都呼籲要採取緊急行動,以拯救桃園藻礁,並以「#Taoyuanalgalreefs」為行動關鍵字。
約翰‧凱吉的作品《水之音樂》(1952)尋求一位鋼琴獨奏者,並在演出中使用收音機、哨子、一個裝了水的容器和一副撲克牌來演繹作品。自從這件作品發表以來,不同的音樂家在演繹這件作品時皆有各自的詮釋。「如果我們繼續在藝術創作中將水神聖化,那必然會喚起一種生態性的自我意識,包含身體的本質。在身體中,創作媒材和技術即成為政治。」- 道格拉斯‧卡恩,《噪音、水和肉》(1999)。
《自助飲水站》並邀請聲音藝術家將採集而來的水中數據轉化為得以傳輸溝通的求救訊號,呼籲大眾提高對緊急水源救援行動的意識。

自助飲水站成員:澎葉生(Yannick DAUBY)、張永達、張惠笙、王巧萍、污染空間鄰里監測研究所—約瑟‧奇洛加(Xosé QUIROGA-El Instituto para la Monitorización Vecinal de Espacios Contaminados)

合作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3) 岔派樂基因(FORKING PIRAGENE)

2001年,應台灣宏碁數位藝術中心(Acer Digital Art Center)之邀,鄭淑麗、阿爾敏‧麥多士(Armin MEDOSCH)及四方幸子(Yukiko SHIKATA)三位策展人提出「派樂西王國」(Kingdom of Piracy)計畫,此為一個線上開放工作空間,旨在探索數位公用與盜版作為網路的終極藝術形式。「派樂西王國」包含網路連結、物件、概念、軟體、藝術家委託創作計畫、批判性書寫及線上直播活動。2002年四月,由於敏感的政治問題,宏碁數位藝術中心突然取消了正在進行的「派樂西王國」計畫。策展人和藝術家欲連結至「派樂西王國」設置在宏碁數位藝術中心伺服器時,數據存取遭拒。同年六月中,網址「kop.adac.com.tw」已被移除。聯合策展團隊遂將網站伺服器遷至林茲電子藝術中心,並在2002年電子藝術節發表「派樂西王國」計畫,展出十四位藝術家及三位作者的線上作品。

在2001年接受創作委託的十四位藝術家當中,有來自台灣的李士傑與唐宗漢(The elixir Initiative團體)。他們提出了「大家來派樂:派樂基因發現運動,李士傑的基因研究」計畫,以及由派樂基因延伸出的派樂複照計畫,但在當時因故未能實現。2019年,李士傑因病意外驟逝,而唐宗漢已轉變為唐鳳,其身分從自由軟體程式設計師、駭客運動者,到成為台灣首位數位政委,以數位工具執政並推行民主實踐。2020年,她致力於冠狀病毒危機的防疫戰略統籌,包含口罩發配和檢疫隔離措施之執行。

想念李士傑、紀念李士傑,我們以《岔(fork,系統呼叫)派樂基因計畫》作為其中一個工作站的主題。以派樂基因的原有概念,「派樂基因計劃,是一個倒轉的基因空間論述運動。社會面向中各種競逐的動力與參與者,都可以加入這個集體書寫的行列;發現一個屬於眾人的基因。基因作為一種媒介……是個體、集體與人類族群的共同書寫;在複製的時刻裡,同時持續地保持著被書寫的狀態。」派樂複照則嘗試「……透過基因歧視、通訊埠多路複用、互簽信任鏈結等,為盜版者演示另一種『身分平台』。」《岔派樂基因計畫》邀請台灣及國際開源/自由軟體程式設計師、駭客、生物基因轉殖研究人員、藝術家、公民媒體運動者在當前冠狀病毒感染危機的背景下,進一步發展並更新、呼叫「派樂基因/派樂複照」的概念。

派樂基因/派樂西王國派樂複照提案(2001)
https://hackmd.io/hNM5iXpQRyC2NPWFHjipCA?view

特别策畫:四方幸子(Yukiko SHIKATA)、麥可‧康納(Michael CONNOR)
參與藝術家:曹存慧/宮保睿/吳柏旻、 瞿筱葳/高嘉良/零時政府社群、安德雅‧諾夫(Adriana KNOUF)、大山龍(Ryu OYAMA)、孫詠怡(Winnie SOON)/李紫彤
線上參與藝術家:哈爾姆‧范登多佩爾(Harm VAN DEN DORPEL)、迪文‧肯尼(Devin KENNY)、琳恩‧赫胥曼‧李森(Lynn Hershman LEESON)、尚恩‧拉斯佩(Sean RASPET) & 法蘭西斯·曾(Francis TSENG)、劉昕

(4)米學院之米蟲革命(RICE ACADEMY Rice Bug Revolt)

「寄生意即吞食周圍的事物。」《寄生蟲》,米歇爾‧賽荷,(The Parasite. Michel SERRES), 2007

人類歷史中曾發生的穀物和稻米感染是一個關於瘟疫、飢荒、起義和革命的故事。黴菌和小蟲可以被看做是吃霸王餐,或是寄生在民生必需並不斷減少的糧食資源中。然而這些物種的無形入侵所產生的影響,則讓他們成為創造新的社會形式的陰謀者。野生動物的馴化也總會伴隨著從內爆發的革命。
《米學院》集體合作團隊結合了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之稻作研究室、台東池上一所老米廠、台北大同大學的機械工程師以及「菌絲網絡社會」(Mycelium Network Society)計畫藝術家(曾於2018台北雙年展展出),來共同研究米蟲,這個免費吃食寄生蟲兼和革命性的跨物種共謀者。《米學院》試圖讓從每一粒稻穀中孵化的米蟲發聲,並呼應一個世俗而古老,包括國內和全球糧食供應導致的大規模擾動。我們想和這些米蟲共譜新興的蟲聲集體交響樂,使這種內部且微觀的的革命,歷經潛伏休眠期、繁殖期再到大流行期而變得清晰可見也不絕於耳。
《米學院》培養、研究並培育米蟲,以策動米蟲反叛。本學院旨在研究如何讓這些隱形的代理人發聲,提出一系列集體行動的裝置和工具,並模擬穀物儲存塔結構,製作帶試管和可突破的養蟲容器。我們亦將借鑑農業害蟲智能管理決策系統的科學技術,以檢查高頻的輾壓聲和低頻率的溫度變化,來刺激內部的活躍反叛。

米學院成員:賴明信(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作物組研究員暨研究室主持人)、姚美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組副研究員)、梁正賢(池上多力米股份有限公司)、賴躍仁(大同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鍾湫浤 (大同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菌絲網絡社會」 藝術家:弗朗茲.薩韋爾 (Franz XAVER)、太郎(Taro)、馬丁.豪斯 (Martin HOWSE)、鄭淑麗

(5)科技妄想TECHNOIA

《科技妄想》對不斷更新和不斷逾期的電子科技表述了某種(不)確定的偏執。消費型電子產品的有效期限在生產時就已預先設定,這也是企業計劃性淘汰的計謀。在開發高科技產品的同時,我們在媒體藝術中發現了「DIY」(自己動手做)和「DIWO」(和別人一起動手做)社群的存在,他們嗅聞到電子垃圾的氣味,將其回收,並創造自製電腦和電路板。這些社群以開放原始碼的心態,分享資源、程式編碼和相關知識。
《科技妄想》從跨科技女權主義者的角度,提出了一個集體駭客工作站的構想,並由康絲坦札‧皮娜(Constanza PIÑA,智利/墨西哥)主持。皮娜自2017起即在南美洲組織「當賽博格女孩遇見科技女性主義者」(Cyborgrrrls Encuentro Tecnofeminista)活動。
《科技妄想》邀請台灣聲音藝術家張晏慈,專攻DIY /手工/Arduino樂器和噪音印製的創立者廖海廷,與康絲坦札‧皮娜共同執行兩場工作坊:(1)感性、感官性和肉體性技術 (2) 去你的試音:反對聲音測試中的性別歧視暴行。獻給女性和性別酷兒的《科技妄想》尋求台灣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和組織加入合作,並徵集工作坊參與者一起從科技文化實踐中尋找共居的空間和新工具。

參與藝術家:康絲坦札‧皮娜(Constanza PIÑA)、張晏慈、廖海廷(噪音印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