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 videoTitle $}

創作/研發支持
「 刷臉 」時代的反統治鏈

作為與世界溝通之基本界面「臉」——這個原本人類最特殊的辨識部位,在演算法架構下、被定上座標,提取特徵。成為數據、矩面、群集,甚至是「貨幣 」——這個只需遠距離觀測,就能夠獲得的材料進行信息解構,若成為串連所有個人信息的「鑰匙」,會如何影響未來的社會規則?面對不同社會屬性用來解釋科技後行為的詞彙,未來應該會被視為一種文化語言的預備路徑來獨立研究。中國把一切關於人臉的識別技術,用了一個「刷臉」涵蓋——從原本人際文化中對現象反諷( 厚顏 )的網絡用語,轉換成數據貨幣( 支付 )。 這種對未曾發生的經驗和工具進行詮釋的文化戰爭,表明技術文明的權力架構,已經發生明顯位移。人權價值追求不同的臺灣,又該站在哪一種視域與詮釋技術,來對抗上述這種權力架構?

CREATORS

施懿珊

施懿珊,空中自體動力宣言( 創辦人 )。自 2019 年起開始常態參與由虛構研究者——賴火旺發起的「 議題串連 」。當代的集合場域,其實是由各種議題標籤組成,就像 Hashtag 的觀念。你對這個議題認同或關注,你就會在這個議題框架下被連結在一起,當下集合場所也立刻成形。而議題解散了,相對地、群體和空間就解散了——這就是「 議題串連 」截至目前為止的運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