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 videoTitle $}

講談
刷臉時代的反統治鏈:數位統治術中的政治軟體

講者|李士傑( Shih-Chieh Ilya Li )、施懿珊( Shih Yi-Shan )

英國詩選劇《 黑鏡 》系列中,時常出現一種特殊的技術產物之設定——「 數位化的意識 」。而系列敘事中所頻繁透露一個慘忍的人性現象即是:人們不斷地奴役他們自己的意識副本。那些被具象化的一段又一段 Simulation 的過程、這種把計算模型當成「 生命訊息副本 」的概念,更強化了對真實與虛擬之間日趨複雜的連動關係之描述。這些年來,人類創造了很多有趣的工具,但,從根本上說,我們仍然通過我們的身體使用這些工具。

我們仍然通過我們的「 身體 」與這些工具交流。有很多人認為,我們現在使用的智能工具並不是那麼智能,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它們與我們的大腦沒有進行連接。最近有一條關於美軍成立電競戰隊的新聞,便映襯了一個明確事實:越來越多的軍事訓練是在數位介面中完成,這其實暗示著一種既有趣又可怕的未來——未來可能真的會發生「 意識戰爭 」,也就是:即將達成一種「 虛擬 」對「 實體 」的統治。

【 「 刷臉時代的反統治鏈 」進駐動機 】

當科技烏托邦成為世界主要支持與反對論調時,如何提出新的討論視角?尤其現在普遍媒體的報導語境、那些一貫的 1984 式監控批判,也已逐漸不再適合用來看待中國模式下的社會設定。近年 arXiv 上出現大量具備反烏托邦想像的研究,部分未有明確技術論證的實驗,甚至多次遭台灣科技媒體挪借用來作為「 具有反中國技術意象 」的佐證材料。如何避免過多因「 中國對抗技術 」觀點的文章,影響對未來科技文明的評斷?

不斷在發生的一連串機器對現實世界的「 辨物 」和「 翻譯 」,都在表明有更多視覺運作可能正在我們無法理解的空間定義中發生。作為創作者,又該如何思考( 與反饋 )這些因為認知結構改變所帶來的視覺效應?除了從社會學角度來談人類到底被科技重塑了哪些行為、從視覺技術的變化上談論敘事佈局,對我來說是關注科技文化的藝術工作者所能、也必須處理的特殊項目。

活動等相關連結詳見: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0965009325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