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 videoTitle $}

講談
匯流、共感與連結——李奧森、張碩尹、許家維的跨國共製經驗分享

「浪濤之下亦有皇都」展覽即將在鳳甲美術館舉辦,5月5日也將在C-LAB舉辦一場演出。為此,當代藝術實驗平台特別在演出前籌劃座談活動,邀請到「浪濤之下」計劃的藝術家張碩尹和許家維,以及C-LAB 2023年「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的藝術家李奧森,共同探討跨國共製的經驗。

臺灣的文化歷史與全球化的進程密不可分,隨著溝通技術的快速發展,國際間的合作交流已成為藝術家不可或缺的挑戰之一。儘管人們能夠在網絡上隨時聯繫,但當置身於一個相對陌生的創作環境時,又將面臨全新的挑戰。這些挑戰包括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經歷?又有哪些困難需要克服?

李奧森身兼導演及藝術家的身份,自2008年創立鬼丘鬼鏟以來,一直活躍於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領域。本次座談將聚焦於在京都藝術中心舉辦的鬼丘鬼鏟個展「時間的臨摹」,以及與墨西哥黑話機構/臺北藝術節合作的三年創作計劃《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兩地的國際製作經歷。

張碩尹及許家維皆有豐富的跨國展演經歷,他們各自展開獨道創作軸線並囊括臺灣與國際間重要藝術獎項。許家維的作品更是多次在日本展出,曾因在日本重要藝術節發表新作而備受關注。

座談中,兩人除了各自的展演歷程,也將專注於分享此次「浪濤之下」展覽內容,為許家維、張碩尹、鄭先喻自2020年起共同推動的計畫,聚焦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時期的製糖產業發展,並以當代影像創作、臺灣與日本兩地傳統偶戲表演等,追溯臺日之間的歷史與現代化記憶。

一檔展演的完成,除了需要跨國溝通,也常與各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合作,以滿足研究主題或展示需求。透過此次藝術家李奧森、張碩尹、許家維的精彩分享,觀眾將有機會深入了解跨國製作過程中的種種挑戰和收獲。

與談藝術家|

●李奧森

導演、藝術家,2008年成立鬼丘鬼鏟;活躍於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領域,以暫時性情境為主要手段,讓觀眾進入以行動草稿、錄像裝置、聲響、催眠感語術、複數結構與場景調度共同組成的現場表演系統。李奧森衷於研究如何與表演者合作,以夢境般的表演方式,建構政治性寓言。影像作品曾展於墨西哥黑話機構 (Vernacular Institute)、柏林世界文化宮(HKW)、法國電影影像中心(Forum des Images)與大皇宮(Grand Palais)、丹麥女性主義機構(Ariel)、光州雙年展、國立臺灣美術館、鳳甲美術館、遊牧影展。現場作品曾展於京都藝術中心、臺北藝術節、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台灣雙年展。 近年出版《我下了車 光線明亮》與《夢的急行》。

●張碩尹

1982年生於臺北市。張碩尹藉由科學與生物知識,創造出富含意象與戲劇性的作品和沉浸性裝置,探索個人、科技及社會的關係。他透過不同的創作方式參與許多藝術計畫,藉此強調當代社會的不同層次,包含以個體歷史呈現現代臺灣面貌的作品。張碩尹曾於北師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發表個展,並參與廣州三年展、濟州雙年展、台北雙年展、康普頓.維尼畫廊、 惠康基金會的聯展與委託製作。

●許家維

1983年生於臺中市。2016年畢業於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作為藝術家、導演及策展人,許家維的作品融合當代藝術與電影語彙,發掘圖像創作過程背後的複雜生產機制。藝術實踐方式上,特別著力影像創作背後的行動性,並透過建立鏡頭以外的事件,連結正規歷史描述所未及的人、物質與地方的關係。曾於北師美術館(2019)、森美術館(2018)、鳳甲美術館(2016)、荷蘭凡阿比美術館(2015)等舉辦個展,亦曾參與各地國際雙年展、三年展、美術館聯展及影展;策劃展覽包含《亞洲藝術雙年展》(2019)、《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2018)、曼谷文化藝術中心《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2012)等。

 

〰️〰️〰️〰️〰️〰️〰️〰️〰️〰️〰️〰️〰️〰️

線上報名,免費參加

Accupass活動頁|https://www.accupass.com/go/GlobalArtProduction

▶活動免費參加,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填寫表單即代表報名成功,活動前將再寄發提醒通知。

▶主辦單位保有調整與變更活動之權利。

 

〰️〰️〰️〰️〰️〰️〰️〰️〰️〰️〰️〰️〰️〰️

 

⧬日期|2024/05/05(Sun.)

⧬時間|16:00-18:00

⧬地點|聯合餐廳展演空間 灰盒子

⧬與談藝術家|李奧森、張碩尹、許家維

⧬主持人|莊偉慈(C-LAB策展人)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