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即時新聞
C-LAB年度展覽「Re: Play操/演現場」10月17日開展 開展當週呈現楊嘉輝與蘇匯宇限定表演
2020.10.15(四)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自2018年8月18日啟動規劃以來,秉持支持文化實驗創新的理念,持續推動各項文化活動的開展,並致力於國際連結與交流。繼2018年「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2019 年「城市震盪」,今年在疫情嚴峻的時空背景下,推出年度展覽「Re: Play 操/演現場」。展覽將焦點放在跨越藝術疆界、突破觀展限制的現場藝術(Live Art)類型,企圖藉由翻轉白盒子與黑盒子的既有框架,展現新型態的展演活動,描繪當代藝術的新面貌。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彭俊亨表示,C-LAB作為一個文化公共領域,也在過去兩年多來支持各種文化實驗計畫、展演活動及國際交流。透過這些計畫彰顯在地文化的歷史性、建立國際連結網絡拓展國際性以及面向未來推動跨域創造,為台灣的文化創新實驗開展出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Re: Play 操/演現場」由C-LAB策展人莊偉慈擔綱,並與兩位客座策展人王柏偉、林人中組成策展團隊。展覽邀請16位藝術家,以結合現場演出的形式,探索檔案、敘事、空間、物件、性別與身體等。「Re: Play 操/演現場」一展分為「展演現場」、「檔案現場」以及 「推衍現場」等三個子題,分由莊偉慈、王柏偉、林人中策劃。三個子題一同探討展演本身的動能,如何為觀眾帶來新的觀點。C-LAB執行長賴香伶表示,展覽試圖在現場藝術的概念下,探究現場表演如何拓展視覺藝術的可能性,改寫、擴充視覺藝術的定義,並探討表演性和現場性如何和社會銜接、與民眾互動,正扣合了C-LAB進行跨域創作實驗、與社會對接的成立宗旨與精神。

探討劇場、藝術史與國家敘事的文本

本次展覽的三個子題,均著重於透過「操演」或稱「演出」的動能,探索關於歷史、身體與空間感知的可能性。在歷史的面向上,「檔案現場」策展人王柏偉在在地實驗資料庫的基礎上,挖掘關於陳明才、鄭志忠、田啟元、侯俊明、姚瑞中等人過往的創作與檔案紀錄。藝術家陳武康將進行四場講座展演,思考劇場性事件如何形塑當代人理解展演的框架。這四場演出包括《壞掉的人生》、《公開的親密性》、《劇場與社會運動》以及《素人》。而藝術家高俊宏則重製他在2000年前後所創作的行為藝術,推出「回製(原『山喬菌宏如何重複我的藝術』計畫,2002)」藝術計畫,以此探索不同時空背景下的身體狀態,與所面對的藝術環境。

策展人林人中除策劃「推衍現場」外,本次也以工作坊的形式邀請表演者一同呈現新作《如果具体派宣言是一首舞譜》。林人中從日本具体派核心成員的創作文本為發想,以擴延性編舞的概念呈現。除此之外,藝術家張紋瑄也將帶來兩場演說表演,她的作品《魚尾獅是何時絕種的?——21世紀成功敘事學》,以模仿成功學講師的授課方式,探討亞洲四小龍在二戰之後如何建構國家神話與相關的歷史敘事。

探索軍樂隊與社運中的感性經驗

本次兩位參展的香港藝術家楊嘉輝、李傑,分別從空總與軍樂隊的脈絡,以及反送中社會運動中的個人感受出發,為展覽創作兩件新的藝術計畫。楊嘉輝的《限地限時限定的人的音樂#1》,邀請16位已退役的前臺灣三軍軍樂隊成員參與。他向這幾位演奏者拋出提問,搜集他們對於軍隊的記憶,包含對於「團結」或「氣節」的概念,以及對「希望」的印象,並邀請他們錄下自己感覺「有希望」的樂句或是選擇既有的主題動機。楊嘉輝將空軍軍樂比賽歌曲《飛翔之夢》、德佛札克的《念故鄉》以及他自己創作的《sunrise》旋律作為主題動機,融合在樂曲中,加上從樂手們身上搜集到的材料,最後形成一首全新的管樂作品。楊嘉輝本次克服旅行的困難飛來臺灣,在前空軍樂隊士官長劉之傑老師的指揮下,將於展覽開展當日的傍晚與16位團員演奏這首樂曲。

藝術家李傑過去一年來,曾多次走上街頭參與反送中運動。有感於香港的劇烈轉變,李傑將在時代洪流中所截取到的片段,以他擅長的感性形式,轉譯於本次的全新計畫「有關難以開展的一些日子」。由於受到疫情影響與簽證取得之困難,李傑首次在缺席的情況下進行佈展工作。在展場中,觀眾將可聽到社運場景中出現的聲響,融入在李傑混音的音樂創作,除此之外,李傑也與參與者分別前往香港與臺灣曾發生「被自殺」或相關政治事件的現場並拍下風景照,以後設的角度,重新思考現場與在場的意義。

辨識操演與性別認同間的關係

與性別議題相關的創作方面,則有臺灣藝術家蘇匯宇的作品《The White Waters》。這件作品以臨界點劇象錄劇團導演田啟元的《白水》為本,邀請活躍於臺北扮裝皇后社群的Popcorn與IG知名創作者鐘苡綾擔綱演出。在10月17、18日的現場表演,則邀請前Bill T. Jones舞團的資深舞者劉奕伶回臺,以舞蹈與錄像裝置的對話,詮釋法海與白蛇的共存與衝突,也探索情慾和道德之間的關係。在演出之後的展期間,蘇匯宇也和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合作,以三面尺寸各異的銀幕結合環繞的聲音技術推出無人劇場版本。

另外,韓國藝術家鄭恩瑛這次雖受疫情影響無法來臺,但也展出她的作品《遞延劇場》,此作從韓國全女性成員組成的「女性國劇」取得靈感,探索傳統中對於女性、男性的二分與刻板想像。作品中邀請女演員反串演出,探討性別操演與性別認同之間的關係。而今年獲得臺北藝穗節年度藝穗獎的蘇品文,則將以《作品名稱未定》,邀請參與者共同探索女性心理認同,以及在當代社會中可以如何實踐。

拼貼記憶、場景與調度觀眾感知

展覽的第三個面向,重視作品現場、物件與觀眾之間的關係。藝術家何采柔與劇場導演黃思農再度合作,推出新作《換景》。透過對場景的拼貼與想像,在通信分隊展演空間二樓的展場中,觀眾將看到一個超現實的場景。除了被柱子佔領的展場空間,自10月31日起的每週六下午,連續5週都將有演出。隨著演員的表演,展場的面貌將不斷改變,以此指涉空間中所承載的記憶。而藝術家王德瑜本次也與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合作,推出結合WFS陣列喇叭系統的充氣裝置,邀請觀眾在黑暗的空間中一同將聽覺的敏銳度放到最大,從聲音去感受各種抽象的、具象的場景。

「測不準工作室」的兩位成員曾彥婷、蔣韜,將從對物件與聲音的探索舉辦工作坊,工作坊結束後,他們與參與者的創作將成為作品《靜物與聲景》於現場展出。在靠近仁愛路、建國南路口的榕樹廣場,則有賈茜茹的作品《斑斕之家》,觀眾將會看到由拖把、水管和落葉等堆聚起來的裝置。賈茜茹透過日常中平凡無奇的物件,邀請舞者在11月8日、15日演出,現場結合時尚秀的概念,在榕樹廣場演繹從物件變成人的過程。本次展覽另一個戶外演出,則是劇場導演李銘宸的《解体素描》,他將從物件、動作與聲音如何定義空間的角度,以工事的概念在11月21、22日於C-LAB園區舉辦兩場演出。

看不到展覽,也可以用聽的

為了服務觀眾,本次的語音導覽也邀請了劇場演員鄭尹真、民間譚言說藝術表演者楊雨樵,以及近日獲得金曲獎最佳作曲人、同時也是演員的余佩真負責語音導覽的配音工作。若觀眾想要用聽的方式認識展覽,也可上展覽的官網聆聽相關導覽內容。

「Re: Play 操/演現場」自開展後,每週六、日都有展演活動發生。C-LAB 期待透過多元而活潑的作品,打破當代藝術的既有框架,與觀眾一同回顧既有的歷史敘事、領略當代生活的豐富變貌。展覽自10月17日起展出至11月29日止,詳細活動時間與地點請見官網。https://replay.clab.org.tw/

▍ Re: Play 操/演現場
展期|2020.10.17 –11.29
策展團隊|莊偉慈、王柏偉、林人中
藝術家|陳武康、高俊宏、楊嘉輝(香港)、鄭恩瑛(韓國)、蘇匯宇、何采柔與黃思農、李傑(香港)、張紋瑄、王德瑜、賈茜茹、李銘宸、蘇品文、林人中、測不準工作室(曾彥婷與蔣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