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 videoTitle $}

講談
刷臉時代的反統治鏈:科技敘事中的詞語清創

講者|楊雨樵、施懿珊

因為過往許多視覺藝術、或神秘學的建構過程,多數來自從人類視角凝視出去的討論,如今因為機器介入、而生成出別於以往的思辨。例如、日前兩間德國大學( Tübingen 和 Potsdam )共同發布一項關於深度神經網絡和人類視覺在信號變弱時進行物體識別的差異對比,該論文為一典型的——透過對機器模型和人類生理機能進行比較的研究。但、因為「 和機器進行比較 」這件事,讓以往一些以人類純粹視角無法突破的問題凸顯出來。

演算法的更新,同時讓數位空間中的物理與物質逐步脫離對現實的模仿,甚至有些技術已經在產生一些新的空間定義。這種被機器介入的訊息鏈改變了部分的人類敘事。作為一名研究、操作科技界面的藝術工作者,當面臨這樣的變化、我開始在原本慣用詞彙中找不到合適的描述。因此我必須通過不斷發明用詞,來形塑正在運行的科技藝術實驗。諸如:算法地誌、數位附魂、訊息傭兵、殖民幻術、共景監獄、隱寫空間、數據市場、數據庫伴侶⋯⋯

【「 刷臉時代的反統治鏈 」進駐動機 】

當科技烏托邦成為世界主要支持與反對論調時,如何提出新的討論視角?尤其現在普遍媒體的報導語境、那些一貫的 1984 式監控批判,也已逐漸不再適合用來看待中國模式下的社會設定。近年 arXiv 上出現大量具備反烏托邦想像的研究,部分未有明確技術論證的實驗,甚至多次遭台灣科技媒體挪借用來作為「 具有反中國技術意象 」的佐證材料。如何避免過多因「 中國對抗技術 」觀點的文章,影響對未來科技文明的評斷?

不斷在發生的一連串機器對現實世界的「 辨物 」和「 翻譯 」,都在表明有更多視覺運作可能正在我們無法理解的空間定義中發生。作為創作者,又該如何思考( 與反饋 )這些因為認知結構改變所帶來的視覺效應?除了從社會學角度來談人類到底被科技重塑了哪些行為、從視覺技術的變化上談論敘事佈局,對我來說是關注科技文化的藝術工作者所能、也必須處理的特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