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 videoTitle $}

表演
千音輻輳 𝐌𝐢𝐥𝐥𝐞 𝐒𝐨𝐧𝐨𝐬

▋關於千音輻輳𝐀𝐛𝐨𝐮𝐭 𝐌𝐢𝐥𝐥𝐞 𝐒𝐨𝐧𝐨𝐬_​

實驗音樂是一種完全脫離傳統樂器以「演奏」呈現的即興聲音創作形式,依表演者擅用器材之不同而各有特色,充滿不確定性,卻也將表演者乃至聲音的生命力無限放大。此次千音輻輳則為高雄與台北的實驗音樂家共同演出,多種多樣的聲音產生聚集的兩日,在密集兩日中經驗最大音量以及實驗音樂表演連續轟炸,在這個幽邃空間,高度刺激占滿神經,身體呈現一個既狂野又遲鈍的空幻狀態,交融所有感官至皮膚毛孔共感的細微身體經驗。

▋第一日 𝐃𝐚𝐲 𝟏

近年來活躍於台北實驗音樂場景的其中一支,受到前輩Dino廖銘和的影響,主要以聲音的回授(feedback)為核心手法,透過類比訊號的調變,以喇叭干擾或者回音產生的聲音為原料,將聲音釋放出來,形塑成多樣而豐富的樣貌,逐漸開展出各具特色的創作面向,成員們時常在先行一車黑膠唱片行聚會交流。沒有固定創作脈絡啟蒙的高雄,則將樂器放諸物件導向,或許是生活器物或許是自製素材,帶有改變慣性聲音質感的意圖,並且善於生活實踐中觀察、感受、體驗、積累,讓表演形式不受侷限,回歸聲音本質,將聲響重組一種高能量的釋放,創造出各式各樣驚人且難以形容甚至光怪陸離的聲音,開啟多樣的聲音視角。

→演出者←

Jyun-Ao Caesar 𝗦𝗢𝗟𝗢
蔡安騰 𝗦𝗢𝗟𝗢
甘水╳何承恩 𝗗𝗨𝗢
沈奕君╳陳嫀宜 𝗗𝗨𝗢
北山Q男╳楊雨樵 𝗗𝗨𝗢

▋ 第二日 𝐃𝐚𝐲 𝟐聲熔質變𝐀𝐧𝐚𝐦𝐨𝐫𝐩𝐡𝐨𝐬𝐢𝐬 & 𝐀𝐧𝐚𝐭𝐞𝐱𝐢𝐬

「Anamorphosis & Anatexis—聲熔質變」為藝術家楊雨樵在 2017 年發起的即興聲響演出系列,其表演核心為口傳文學當中的民間譚(folktale)文本。當一則民間譚在民間流傳時,其內容將會不斷傳述,且在不同的民間講述者口中發生增益或減損,乃至於發生難以預期的分歧或重組。本演出旨在將同一民間譚文本在表演中重複講述多次,在重複當中,會產生諸多不可預料的文本變化。在口頭講述的表演中,會將文本的語音進行各種扭轉和變形,且會同時與多位自由即興的實驗音樂樂手搭配,在表演現場產生特殊的聲響效果。本演出的民間譚,通常會因應當天場地空間的特性、天候、溫濕度等各項因子,由講述者楊雨樵挑選最適合的民間譚文本進行演出。

→演出者←
賴奇霞、Jyun-Ao Caesar、LL、美麗亞幫(楊雨樵⁽¹⁾、陳嫀宜⁽²⁾、何承恩⁽³⁾、古翔宇⁽⁴⁾、劉芳一⁽⁵⁾)

▋演出者介紹𝐀𝐫𝐭𝐢𝐬𝐭𝐬_

⧆⧆𝙹𝚢𝚞𝚗-𝙰𝚘 𝙲𝚊𝚎𝚜𝚊𝚛
Jyun-Ao Caesar的音樂靈感來自Eric Cordier與大友良英,或許可以簡略地總結成一種「姚大鈞泛具象音樂論」的創作實踐。他在訊號處理、類比放大與田野錄音的經驗以及他對時空的知識,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他的演奏方式。近幾年來尋找著適合與他的吉他互動的機材,這些器材允許他即時地控制變化的參數並佈局聲音的幻象位置,並透過這樣的方式掌握著自己的演奏,在確定性與即興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

⧆⧆北山Q男 𝙱𝚎𝚒 𝚂𝚊𝚗 𝚀 𝙽𝚊𝚗
來自屏東東港,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做噪音。覺得做噪音是很開心的事情。喜歡吃吃喝喝,喜歡買唱片。目前的目標是想做出讓人開心的噪音,可是還沒成功。

⧆⧆沈亦君 𝚈𝚒-𝙲𝚑𝚞𝚗 𝚂𝚑𝚎𝚗
曾是受各種符號摧殘的數學系學生。平常的習慣是在各種文本中提煉、梳理出更抽象的概念。他關注的是任何能引發意識高度集中的外在行為或刺激,概念上不限於任何感官,也不涵蓋具有神秘學色彩的範疇。透過觸發其意識的自我對話,直接或間接的使用了非語言性的方式呈現其自身的狀態,他的行為可視為一種向內的探尋,創作的本體則是對話的過程。

⧆⧆蔡安騰
近灰畫室 繪圖員2019年參與先行一車舉辦no input mixing board工作坊後嘗試聲音創作,其觀念建立於廖銘和(Dino)邏輯基礎上。

⧆⧆甘水 𝙶𝚊𝚖 𝚉𝚞𝚎𝚒
甜甜的水,手搖成癮。2019年開始以無輸入混音器(no-input mixing board)做噪音,有時喜歡harsh有時喜歡乾淨的聲音。受到前輩Dino、日本噪音以及具象音樂等諸多影響;還不確定自己要去哪裡,時常在先行一車出沒。

⧆⧆賴奇霞
聲音藝術創作者/擊樂手,大學在澳洲念音樂系主修打擊,碩士跑去唸新媒體藝術和電腦音樂,2010年旅居歐洲到了芬蘭Aalto大學念新媒藝術外加實驗室的兼職研究員。有時候以 ”一公聲藝術“身分創作,有時以本名創作。圍繞在和聲音藝術相關的事物中,作品曾出現在朱銘美術館、鳳甲美術館、陸府植深館、台中歌劇院戶外廣場、高雄駁二正港小劇場、嘉義鐵道藝術村、台南聽說、臺灣聲響實驗室等。近期共創作品有:比利時駐村創作《和平微光》、台北兒童藝術節《這裡沒有大野狼》、嘉義藝術節《出入游樂敲敲來@嘉義》、《老城音像創作計畫》、高雄春天藝術節《中3路3段-台灣街邊聲響》、超親密小戲節《回望 .trace》、台中歌劇院夏夜光音祭:城市聲溫 《hear/here》、共振計畫:木魚的《木木尋聲》、 及聲音裝置作品《哎米粒的辦桌》、《哎米粒的聚餐:一人一菜》與《彈簧聲物》等。現為 One Litre Sound 一公聲藝術核心成員。

⧆⧆𝙻𝙻
吉他彈得不太好,但從小就很迷戀效果器所能產生的扭曲音色。2019年開始了 solo project 「The Noise Floor」,嘗試用吉他與效果器製造噪音、描繪無法言喻的心底風景。因為喜歡瞪鞋與後搖滾的關係,聲音取向通常為大片音牆夾帶細碎顆粒,偶爾藏著非常小聲的重複旋律。這兩年接觸了廖銘和(DINO)的 no-input 工作坊,對於 no-input 概念非常有興趣,偏好氛圍類型的極緩慢音色改變。曾於Outer Pulsation、𝕸 𝕰 𝕿 𝕬 麥塔生命演出,並在去年參與印尼(10PM-32) EXPERIMENTAL CONNECTION 4 VS 4 (INDONESIA x TAIWAN)合輯。

 

⧆⧆美麗亞幫 𝐁𝐞𝐧𝐢𝐲𝐚𝐛𝐞𝐧
高雄本地的一個由不同領域的業餘愛好者和職業音樂家組成的實驗音樂團體。 正式成員包括楊雨樵⁽¹⁾、陳嫀宜⁽²⁾、何承恩⁽³⁾、古翔宇⁽⁴⁾、劉芳一⁽⁵⁾。 除定期聚會討論分享實驗音樂的種種外,也不定期進行演出,演出靈感多來自於他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聆聽經歷

⧆⧆楊雨樵 𝚈𝚞 𝙲𝚑𝚒𝚊𝚘 𝚈𝚊𝚗𝚐
喜歡散步,喜歡樹的屍骨。專職為口頭傳統民間譚(oral traditional folktale)的口頭表演藝術家,並從事口傳文學、戲劇與電影的敘事學、故事詩學與比較故事學研究,定期舉辦「世界民間譚」展演式講座。曾修習鋼琴與聲樂,除舉辦獨奏會外,亦多次參與兩廳院歌劇製作,及其他音樂會之獨唱演出。2017 年開始,融合聲樂與口頭表演藝術,展開《聲熔質變——Anamorphosis & Anatexis》與《詩(屍)術流散——Necromantia dispersus》系列的即興聲響演出至今,並曾受邀於「失聲祭」、「南方以南」、「台東聲音藝術節」等活動演出。2020 受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邀請,於C-lab 演出《回聲返照》。目前亦擔任高雄市電影館講師與衛武營劇場體驗教育計畫業師。個人著作包含甲骨文異譚《藝》、《易》、《一》等,文字散見於國藝會線上誌、Artalks、影展手冊、Giloo 紀實影音等線上平台,以及《幼獅文藝》與《MUZIK》等紙本刊物。

⧆⧆何承恩 𝙴𝚗 𝙷𝚎
2020開始以物件、反饋、磁帶做聲音演出與錄製。

⧆⧆古翔宇 𝙷𝚜𝚒𝚊𝚗𝚐𝚢𝚞 𝙺𝚞
高雄青年。經營GHYZ®的設計工作者,同時也是地下聲音組織美麗亞幫的成員之一。喜歡秘密觀察光的變化和各色聲響,從中取樣、調變、序列化,進行視覺與聽覺互涉的實驗性活動。近期對聲音的探索偏愛各種電子訊號。

⧆⧆陳嫀宜 𝙲𝚑𝚒𝚗 𝚈𝚒 𝙲𝚑𝚎𝚗
2020年開始用聲音認識自己和世界,似乎可以這樣做為連結,代替我在言語中絕大部分的空白和慣性。

⧆⧆劉芳一 𝙵𝚊𝚗𝚐𝚢𝚒 𝙻𝚒𝚞
現居住及創作於高雄。從事田野錄音、聲音拼貼、自由即興等創作。特別著迷於日常中各式物件具有的聲學細節,以及恆常或意外的聲音事件如何存在於主觀經驗記憶中,也享受各種非專業與無意義聲音記錄帶來的樂趣。關注人自身以及外在的種種聲音,如何感知並予以回應,或不回應。

因應疫情防治,本次售票上限為100張票(包含現場、網路售票) ,入場需體溫測量及酒精消毒。網路售票將使用ACCUPASS系統售票,若有因疫情表演延期、暫停之情形,退票亦委由ACCUPASS系統退票。

┄┄┄┄┄┄┄┄┄┄┄┄┄┄┄┄┄┄

主辦單位┆先行一車
共同主辦┆耳蝸 Cochlea Lab
合辦單位┆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
指導單位┆文化部
視覺設計┆GHYZ design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