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boychild) 掙扎從羈絆中獲得自由,從頂到腳趾擺盪宛若即時導電電流,將自己織入地板,像是來自未來奇異地景浮現的訪客。」
—— Halberstam, J. (2020). 〈移動:跨*藝術的物件課題〉"Making a Move - Object Lessons in Trans* Art",《多於人》 More-than-Human
「導體大系:跨物態感知技術日誌 x 軟爛共讀」第二場次,我們將由〈取消未來 Undoing the Future〉(Karen Barad,2018)探討如何撼動(線性式、發展掛帥)時間的核心,創造集體的多元想像;透過〈攪拌(躁動、激動、鼓動)Agitation 〉(Mel Y. Chen,2018)關注躁動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存在,而不是專注於消滅它的策略;以及〈酷火:生態學、燃燒和趨於火的慾望 Queer Fire: Ecology, Combustion and Pyrosexual Desire〉(Nigel Clark and Kathryn Yusoff ,2018)中從古早的烤箱、燒陶的窯、滾動閃亮城市慾望的鑄造廠,火如何解開效能與利益的競逐促使,集中耕作和提高特定的人、動物、植物類別身體大規模生產的買賣、勞動、奴役及性剝削當中的糾纏?
承接第一場讀書會〈潮汐池做為關懷的容器〉、〈攣(結對)〉、〈竹科:人類學的觀點〉,討論到相互依存的物質反應鏈,我們將持續探索銅的傳導特質、鱟的珍貴藍血與物質與價值之間的共拌。無論是在生物體內,以及科技物與廢棄礦坑間,為9月的〈給未來生物的行前指南〉工作坊做暖身準備。
我們預計共讀兩個小時,但您可依照自身需求自由來去,歡迎大家。
- 時間 | 2023. 06. 10 (Sat.) 16:00-18:00 (GMT+8)
- 地點 | C-LAB CREATORS空間 R303多功能室 + Online(https://meet.jit.si/Hydrocommons)
- 導讀 | 徐詩雨、吳礽喻
- 計畫 | C-LAB CREATORS
- 主辦 |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 報名連結 | https://forms.gle/ddonVWU1oeQxzfDL7
🐌【文本】
➩ Barad, K. (2018). Undoing the Future, Barnard Center for Research on Women, Recorded on March 19, 2018 at Barnard College in NYC.
➩ Chen, M. Y. (2018). Agitation. South Atlantic Quarterly, 117(3), 551-566.
➩ Clark, N., & Yusoff, K. (2018). Queer Fire: ecology, combustion and pyrosexual desire. Feminist review, 118(1), 7-24.
➩ 以上文本可於此連結下載(包含輔助可討論共筆的中文節譯)
🐌【共讀方法】
在上述的簡報內容結束後。我們將會邀請線上與實地的參與者一起朗讀、聆聽一些可能與本次計畫相關連的女性主義環境人文科學文本。承襲 Littoral Listening(沿岸聆聽)由 Madeline(Madi)Donald 帶入匿名者戒酒互助支持團體(Alcoholic Anonymous)的模式,在閱讀完一段文本之後,每人都有兩分鐘的時間,分享任何飄過腦海的想法,不可交叉打斷他者的發言,或是維持靜默。所有的參與者會一起共讀、聆聽,或許我們也會發現,就算靜默,也許也並不是那麼安靜。
🐌【lám-nuā】
自 2021 年十月開始,吳礽喻與徐詩雨開始修訂與潤飾吳礽喻先前自行翻譯中文版 Bodies of Water (暫譯《水(群)體》)。該書作者為澳大利亞學者 Astrida Neimanis,而翻譯的過程中也經由 Google Translate 協作。在礽喻翻譯的時間,台灣遭遇了大旱。而之後的修訂更延伸出一一系列的線上讀書會與工作坊。參與者的回饋與思考也融入了翻譯修訂的過程,成為本書談論的後人類女性主義現象學在台灣落地的方法之一,同時也翻轉組織者與參與者應該如何看、閱讀、聆聽、感覺與覺察。
軟爛IG:https://instagram.com/lam_nua
軟爛linktr.ee:linktr.ee/lam_nua
軟爛HackMD:https://hackmd.io/@BOW/lamnua2023
🐌【lám-nuā 主持人】
🦕 徐詩雨,獨立研究者與撰稿人,讀書會「軟爛」成員。畢業於中央大學通訊工程所與紐約大學視覺藝術行政所,2015年與夥伴共創《介面 SCREEN》媒體藝術平台,2017年獲選北美館威尼斯雙年展策展培力。2018-2021擔任TCAC策展人,研究領域包括圖像、媒介與新物質女性主義,文章散見於《Yishu》、《典藏投資》、《數位荒原》、《藝術論壇》與《藝術家》等。
🐠 吳礽喻,獨立(與依賴共存)譯者,讀書會「軟爛」成員。翻譯文字散見於藝術家出版社、《藝術收藏+設計》。朱銘美術館剪紙壁畫、帝⾨藝術教育基⾦會、沃時「再現.抵抗.瓦解:⼀次重訪台灣同志污名史」、「導體大系:跨物態感知技術日誌」空總C-LAB CREATORS駐村計畫。2021年與徐詩雨共創「⽔(群)體線上共讀研究翻譯群」。對能夠促成改變、彌合撕裂創傷的社區營造與參與式藝術感興趣。
💫【導體大系-跨物態感知技術日誌】
「半導體」為我們揭露了傳導之所以為可能,不在於物質之本質,而在於其所屬的物質狀態。「導體大系」( System of Conductors)是四位藝術工作者的共同合作計畫,「傳導」是三者的共同核心:在傳導的分子視角,藝術家姚睿蘭關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運作基礎,與圍繞採掘式經濟(挖礦)背後的價值系統;在傳導的資訊視角,由策展人徐詩雨及譯者吳礽喻共組讀書會「軟爛」(lám-nuā),象徵著水與土的混合,資訊傳遞中的阻抗,關係因緩流而絮凝;在傳導的量能視角,研究者朱峯誼叩問行星的引力繞射與神話投射對人類文明的影響。「導體大系」計畫將帶領參與者透過「實地走讀」、「軟爛共讀」、「量能播音」的方式進入不同狀態的知識情境,重新思考關於傳導、關係、價值...等新物質認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