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 videoTitle $}

放映
沉默之間——我們如何走得更遠

〈沉默之間〉展覽計畫探索藝術創作如何成為個體回應與連結時代議題的多種可能性,並在其中建構自我的價值與觀點。延續2022年於高雄市立美術館的展出,〈沉默之間—我們如何走得更遠〉在此次的系列講座和放映中,共邀請國內外10位當代藝術創作者,呈現其創作嘗試對於城市空間、媒體與科技、政權/機構和公共性發聲等議題,產生疑問與探索,並且帶有更為積極性的多重意圖。首先,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所舉辦的系列講座以四個子題為開展,「凝視的對抗」以饒加恩的系列新作「勞道爾收藏」為核心,延續與人類動物園文獻收藏者克雷蒙‧勞道爾(Clemens Radauer)的合作,探討關於影像、展示機制與發言權的敘事架構。「集體的控制與模擬」以三位影像創作者Dina Karaman、Vladimir Nadein、Clemens Von Wedemeyer的作品為主軸,探討在當代的疫情、政治和社會環境中被集體控制下的身體、心態和行為,藝術家並藉由虛擬媒體的技術模擬,嘗試解構與分析不同政治社會中的集體行為。「重建破壞—紀念碑與城市」思考何謂紀念的意義,以及紀念碑與城市的關係,Eduard Freudmann、許家禎、Clemens Von Wedemeyer的作品包含行動介入、新舊影像的分析、雕塑作品的詮釋等。「團結的寓言」則包含了Karolina Breguła和你哥影視社的作品討論,兩部電影在不同的政治環境與語境中,以寓言式的和參與式的敘事與拍攝手法,討論小單位群眾與其所身處之政治環境的牽動與共伴關係。

 在C-LAB的系列講座中,四場講座在開始之前皆先放映其子題所將討論的不同影片。而TFAI-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的系列放映,則正式播放此次展出的作品。同樣以四個子題為開展方向:「集體控制的模擬」、「重建破壞—何謂紀念?」、「恐懼與對抗」和「團結的寓言」,播映的第一週末的每一子題場次皆包含簡短的映後對談與問答。透過講座和放映。〈沉默之間—我們如何走得更遠〉期盼藉由這些講座與放映中的子題與作品互相的交織展出與討論中,進一步映照出在當代的我們該如何更為積極?又如何能夠走得更遠?

更多活動內容詳見活動手冊

 

──節目 Programme──

▒ 07/29 (六) 凝視的對抗

13:00

放映人類動物園Inside Human Zoos ∣ Bruno Victor-Pujebet, Pascal Blanchard, Michel Fessler ∣ 2018 ∣ 法國 ∣ 01:31:10

從 1810 年到 1940 年,在各地的世界博覽會中,殖民地展覽、動物園、怪人表演、馬戲團和仿建傳統村莊中,有近 3.5 萬名人類被展示,讓超過 12 億遊客觀賞。從歐洲、美國和日本,人類都在展示其他人類,長達一個多世紀。

從地球個角落招募的數千名男女中,只有極少數人能夠講述他們的故事。透過這些故事和以前未曾見過的圖像,《人類動物園》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了解我們的社會如何利用重大公共事件,來塑造與我們自身形象相反的「他者」。

1500

與談∣饒加恩/主持鄭慧華

與談∣饒加恩 JAO Chia-en

饒加恩的作品根植在地性,圍繞著身份認同、邊緣性、美學與政治體制等問題。因此在他的作品裡,經常放入異質性的元素或者採取一種脈絡式的斷絕,並回應與批判僵化體制或是社會符號在歷史、社會、大眾與個人間所形構的價值與認知。在近期作品中,他深入探討殖民歷史及亞太平洋地區的跨文化議題,在處理這些問題意識的過程中建立對歷史不同的詮釋,更對國家及媒體所建立的脈絡提出疑問。

主持∣鄭慧華 Amy CHENG

獨立策展人,目前生活和工作於台灣台北。鄭慧華是非營利機構「立方計劃空間」(TheCube Project Space)的共同成立者。她以「拓展策展」為實踐,致力於與藝術家、文化行動者及研究者的深度合作,並發展長期的研究暨策展計畫。

鄭慧華的策展多關注亞洲與世界的關係、歷史及地緣政治,她以策展為方法共同推動台灣現代聲響文化的研究,並以立方計劃空間為平台,延伸至出版、線上資料庫及網路廣播電台等各種形式的文化實踐。

 

▒ 07/30 (日) 集體的控制與模擬 ▒ 

1300

放映世界末日與寂地夢境Letters about the End of the World迪娜・卡拉曼∣2021∣俄羅斯002900

透過窗外看見的荒涼新城鎮景象,帶給人複雜的情感,既夢幻又壓抑,彷彿人們已經離開了這個星球,只有微縮模型般的工地與建築工人依然在繼續建設著。成年人和孩子的聲音用不同的語言講述著孤單的故事。有些故事令人恐懼,有些故事則美麗而奇幻,並有開放的詮釋空間,寄語給生存於新病毒帶來的末日恐懼邊緣的21世紀人們。

放映鄉間小屋Dacha迪娜・卡拉曼、弗拉基米爾・納登∣2021∣阿布哈茲共和國 001500

在喬治亞與俄羅斯之間,有一個未被承認的阿布哈茲共和國,藏匿在郁郁蔥蔥的亞熱帶綠地中,建有至少五個約瑟夫.史達林的鄉村住所。它們特有的建築風格洩露了這個蘇聯帝國中「最自由」的人物的複雜恐懼和擔憂。這些住所的內部幾乎完全相同,以至於變成了一個偏執狂的多層迷宮,裡面放滿了相同的床、沙發、椅子和地毯。

放映∣我們為你準備了一場演奏會We Prepared a Concert for You.∣迪娜・卡拉曼、弗拉基米爾・納登2022∣俄羅斯∣001330

數十年來,俄羅斯當局將第二次世界大戰解釋為保衛國家的戰爭,將勝利大國的形像神聖化和神話化,為帝國野心和法西斯政權的入侵辯護。 5 月 9 日,一群玩家們重新演出《俠盜獵車手:罪惡俄羅斯》遊戲中的劇本〈心會記得〉,這是一款從遊戲《俠盜獵車手》修改的非官方線上多人角色扮演遊戲。這些線上活動被錄製下來成為證據,揭示了滲透遊戲世界、宣揚民族主義意識形態和美化戰爭的帝國主義國家宣傳機制。

放映∣轉化場景Transformation Scenario∣克萊門斯.馮.魏德邁爾 2018∣德國∣002000

虛擬生活始於電影及電腦遊戲,現今已影響各個領域,從建築、都市計劃、交通導航到市場和交易預測,人類行為的虛擬場景正改變我們生活的方式,影像作品《轉化場景》預示了模擬社會群體行為可能產生的影響。本片是藝術家另一件長期創作計劃的部份呈現,該計劃以埃利亞斯.卡內堤的著作《群眾與力量》為參考依據,旨在改變現今看待社會影像、群眾控制、民眾潛力及其隱藏危險的觀點。

放映∣重訪緊急演習Emergency Drill Revisited∣克萊門斯.馮.魏德邁爾∣2020∣德國∣001800

人工智能、3D軟體和演算法經常被用來制訂應對計劃,再透過角色扮演和實地演習,直到與現實之間的差異逐漸消失。這些演習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救援行動,而是為了完全控制群聚,或透過對移動和社交接觸的限制來防止群聚。2018年,藝術家觀察了萊比錫附近的一場緊急演習,是一艘渡輪翻覆的虛構場景。一切都按計劃進行,沒有我們從電影鉅片中所熟悉的激情。影片旁白的對話是關於在特殊狀態所進行的儀式,描述了一個迷戀自我保護的社會。

15:00

座談∣迪娜・卡拉曼弗拉基米爾・納登克萊門斯.馮.魏德邁爾主持∣王柏偉

 

與談∣迪娜・卡拉曼 Dina Karaman

俄羅斯籍電影製片人、錄像藝術家、電影研究與展覽規劃。她用拾得膠卷、紀錄片及虛構敘事來製作實驗電影;同時她與弗拉基米爾・納登(Vladmir Nadein)共同製作了一些作品,並曾於非常廟藝文空間的個人展覽《沉浸扮演》及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中展出。迪娜曾在多個電影學校舉辦拾得膠卷工作坊。目前定居於台北。

與談∣弗拉基米爾・納登 Vladimir Nadein

生於1993年,是電影製片、影展策展人和藝術家。他與迪娜・卡拉曼(Dina Karaman)共同製作了一些電影。2016年成為莫斯科國際實驗影展的共同創辦人之一,並持續指導了五屆,也曾於莫斯科新電影學校授課。目前定居於台北。

與談∣克萊門斯.馮.魏德邁爾 Clemens Von Wedemeyer

透過創作遊走於現實與虛構之間的電影和媒體裝置,反映出社會關係、歷史和建築中的權力結構。他的「有關電影的電影」將一般電影製作所刻意隱藏的元素,例如:場景佈置和演員甄選等,交織著依照劇本和即興的演出,混合在最終剪輯中,迫使觀賞者對劇場、電影、新聞報導及真人實境節目的常規產生懷疑。

主持∣王柏偉 Po-Wei WANG

藝評人。主要研究領域為媒介理論、當代藝術史、文化與藝術社會學、藝術/科學/科技(AST)。與人合譯有Niklas Luhmann所著《愛情作為激情:論親密性的符碼化》(台北:五南)。現為數位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曾任北美館助理研究員。

 

▒ 08/05 (六) 重建破壞—紀念碑與城市 ▒ 

14:00

放映∣桂冠詩人! Poeta Laureatus! ∣愛德華.弗洛伊德曼∣2017∣奧地利∣00:10:48

這是一個針對奧地利詩人兼納粹分子約瑟夫.魏因海伯(1892-1945)的紀念碑的行動計畫。這座紀念碑位於維也納市中心的席勒公園,自 1975 年落成以來一直是歷史和政治爭議的焦點,因為它否認了魏因海伯作為著名納粹官員和宣傳詩人的背景。其他詩人的紀念碑包括弗里德里希.席勒,以及維也納美術學院,都位於同一個廣場上。2013年這裡發生了一場介入活動,目的為揭示這座紀念碑的矛盾歷史。經過公眾辯論和多年與當局的談判,該紀念碑於2019年得以永久性地以藝術方式來重新塑造及定位。

放映∣S-C-H-A-N-D-E愛德華.弗洛伊德曼∣2022∣奧地利∣00:12:56

2020年10月5日,一場藝術介入活動在維也納反猶太市長卡爾.呂格爾的紀念碑上進行。混凝土製成的金色字母在紀念碑上寫著「SCHANDE(恥辱)」,它的造型與2020年7月初由不明作者塗在紀念碑底座上的塗鴉相似。藝術家們在紀念碑前開始了一場名為「Schandwache」(恥辱守夜)的藝術介入行動。行動開始後的四小時,一群新法西斯主義者出現在紀念碑前,試圖敲掉金色的字母。然而這個行動獲得公民社會和政治組織的大力支持,媒體亦廣泛報導了此事。

放映∣巴赫姆特2023  Bakhmut, 2023克萊門斯.馮.魏德邁爾∣2023∣德國∣00:11:03

Artemovsk(巴赫穆特)在1941年至1943年間被德國國防軍佔領。戰爭的前線有兩次穿過這個城鎮,德國人對此地帶來巨大破壞,犯下了戰爭罪行和大規模屠殺。1943年,雕塑家Kavaleridze在中央廣場上豎立的前衛雕塑《阿爾捷姆》被炸毀,此事具有其象徵意義。本片帶著觀眾一起尋找它以前的位置。一起走過城鎮,想像攝影師用16mm攝影機拍攝的場景。藝術家在此展現了巴赫穆特的原始影片素材,作為這座城鎮在三個不同時期之間的觀察,包含受到俄羅斯侵略戰爭破壞的此時。

15:00

座談∣愛德華.弗洛伊德曼、許家禎主持∣施昀佑

 

與談∣愛德華.弗洛伊德曼 Eduard Freudmann 

以跨域作品、藝術研究、以及批判性言談,為其特有工作方式。他一直努力將當代美學與政治分析相互聯結,最重要的是要激勵出大眾的批判性,對公共空間中官方和非官方的歷史-政治表現形式以及微觀史的寫作方法,例如透過家譜的傳遞很感興趣。

與談許家禎 SYUJia-Jhen

許家禎藉由過往雕塑的經驗重新審視我們所處的空間,他在乎媒介本身及材料在既存的現實中如何找到其他可能,在直觀的造型反應中也同時凸顯背景的時空脈絡。雕塑具體地存在而給予的感知性,使他感興趣彼此存在於世界上的獨特性。

主持∣施昀佑 Yunyu Ayo SHIH

施昀佑,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與芝加哥藝術學院雕塑創作碩士。創作中經常使用不同的形式探索紀念碑和記憶的樣貌,同時也納入與群體或不同機構之間的互動,用一種共存或滲透的手法來探索這中間的模糊地帶。施昀佑的作品曾獲臺北美術獎入選、芝加哥新藝術家協會新藝術家獎,並曾受邀參與史勾西根繪畫雕塑學校。作品近期曾於海馬迴光畫館、柏林DAAD、香港Para Site、廣州時代美術館等地展出。現為害喜影音綜藝有限公司團隊成員。

 

▒ 08/06 (日) 團結的寓言 ▒ 

11:00

放映∣宿舍 Ký Túc Xá(Dorm)∣你哥影視社∣2021∣臺灣∣00:54:00

宿舍中簇擁著日班、夜班、大夜班不同輪班的女工,其中幾人正醞釀一場罷工,在組織的過程中:有人做著人皮道具、寫著標語訴求、排練行動劇台詞,然而作為管理者代表的舍監在罷工期間來勸說,不少人猶豫退出,少數人帶著不同的意志繼續訴求。而這天剛從宿舍搬進來的冷漠女孩,靜靜地觀察一切等待。 隨著夜晚推移地更深,道具、標語逐漸完成,等著這場行動劇的正式排練,宿舍頂棚卻也傳來了陣陣拆卸的聲音⋯⋯。

13:15

放映∣糖塔 The Tower咖容琳娜.布瑞秋拉∣2016∣波蘭∣00:78:29

這是一齣關於一群居住在混凝土公寓大樓中,計劃在他們社區建造一座糖塔的歌劇音樂劇。這個相當荒謬而令人不安的故事暗示了戰後住宅建築,從使用者、現代主義區域的居民和城市居民的角度來分析,而不是從建築的創造者和理論家的角度來看。對於欲望、夢想和對美好未來的信念的記憶與現實的艱辛和現代主義設計固有的矛盾相對立。

15:00

座談∣咖容琳娜.布瑞秋拉、你哥影視社 / 主持∣童詠瑋

 

與談∣咖容琳娜布瑞秋拉  Karolina Breguła 

畢業於洛茲電影學院。創作領域含括電影、錄像、攝影、裝置與表演。作品探究藝術創作的狀態與重要性,並對當代藝術及其接受度進行審視。她運用人類學與社會學觀察視角創造關於藝術與建築的故事。藉由藝術作品或創作活動的影響與發酵,探究藝術與現實的連結以及藝術在社會中的角色。許多作品都是和在地參與者共同創作,藉以模糊藝術活動在專業與業餘之間的分界。

與談∣你哥影視社 Your Bros. Filmmaking Group

你哥影視社是由廖修慧、田倧源、蘇育賢組成的笨蛋電影製作團隊。成員皆來自不同領域背景:當代藝術、建築、藝術史研究。

深信不成熟的素人製作,是自身電影的特殊性所在:關注影像生產過程中的田野調查、具創造性的工作坊、意外事件的穿插、機動性地現場編輯敘事結構。

透過「電影製作」作為方法,對現實的重新演繹,賦予其美學的意義,並成為思考的媒介。

主持∣童詠瑋 Yung-Wei TUNG

藝評人、獨立研究者。書寫橫跨影像、表演、數位與視覺藝術等領域,目前致力透過專題企劃,以及與藝術家、劇團或藝文組織合作的研究計畫等方式,擴展實踐面向。研究曾獲世安美學論文獎。曾任線上藝術媒體《典藏ARTouch》編輯、台南「絕對空間」展場經理,參與《Fa電影欣賞》、《藝術觀點ACT》等出版的執行編輯。現主要研究旨趣為影像理論、左翼文藝、媒介研究、媒體行動主義等。

───────

▶ 7/29、7/30、8/5、8/6(每場放映時間視規劃而不同)

C-LAB 放映&講座 Screening & Seminar discussions

▶ 8/12、8/13、8/19、8/20

TFAI 正式播映 TFAI Screening

───────

策展人Curators|

賴依欣 LAI, Yi-Hsin Nicole

田倧源 TIEN, Zong-Yuan

───────

主辦單位 Organizer|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

贊助單位Sponsor|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財團法人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

合作單位 Collaborator|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

 每場放映時間視規劃而不同。

▶ 無需報名,免費參加。

▶ 主辦單位保留節目內容與時間變動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