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 videoTitle $}

表演
非/密閉空間《殘骸奇聲》

由電子音樂製作人鄭各均與視覺藝術家邱智群共同製作的展演創作計畫。合作多年的兩人以其參與的電子音樂組合「三牲獻藝」和「非/密閉空間」出發,結合「三牲獻藝」取樣在地聲響符號的脈絡,以及「非/密閉空間」高度自由的音樂即興與實驗性,運用兩種在創作上截然不同的方法論,加入即時互動裝置,將抽象的聲音化為空間文本,並將其 視覺成像化,打造出一場結合傳統符碼與當代即興能量流動的沉浸式視聽覺展演。 本計畫特別邀請長期合作的臺灣《打鬼》遊戲製作團隊提供3D 建模並將其改作。在這個數位賽博宮廟裡,我們希望可以連結鄉愁以及兒時記憶的斷裂感。並且移植各個不同時空的儀式與派對的文本內在空間,場域中人與人之間不存在著 幾何學的距離,而是某種證明此在活著的距離,馬丁.海德格所謂的去除距離就是我們可以在這個場域裡毫無顧忌的擴 張自己的身體,這無限膨脹的消費符碼城市其實就是黑森林裡的小木屋,讓觀眾可以在唯物敘事及超越實踐惰性之間遊 走。在場域內能量與物質互為彼此的量綱,時間與空間互為彼此的量綱。觀眾們在與聲響即興互動的同時會有集體動作 與意識的合併,以及自我意識的喪失,而音樂/聲音則是目的的具象化。如同觀落陰般進到不同維度與虛擬文本共同創作。

 

非/密閉空間,由鄭各均以及管樂手謝明諺於2014年成立的即興電子組合,仿若兩條平行線,兩人各自在實驗電子和現代爵士的領域跌跌撞撞好幾年後好像也找尋到了甚麼。跟一般爵士語彙用身體與肌肉記憶的即興方式十分不同,而是讓即時取樣重新序列化,運用各種程式讓聲響與樂句自己與自己反饋、拉 扯,甚至漠視。兩人不會有任何預設立場、也不會有類型框架,更絕不可能只是電子+爵士這種膚淺表象的白癡名詞; 所以觀眾們唯有到了「現場」、進入了「空間」、聆聽到了「聲響」,依照不同人生脈絡會得到不同的後設經驗。 不打破結構,而是重定義結構,不跳出框架,而是讓框架變得更柔軟更有機。將隱喻的符號結構轉化為聲響具象化,所有 聲音發聲的關連皆非必然,用一種被遺忘很久的結構化美學思維,以「音階」以及「發聲物件」為方法方法拆解對符徵以及文本的刻板想像。

|場次

11/04(六)16:00、17:00、19:00、20:00
11/05(日)17:00、18:00

 

入場方式

▸ 需事前索票,一人一票憑票入場。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 展期間,每週ㄧ將開放隔週節目索票。節目詳細報名資訊請鎖定「C-LAB 科技媒體實驗平台」臉書 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Accupass 。

 

注意事項

▸ 演出內容有部分包含強烈閃光,敬請斟酌入場。
▸ 因活動場地為鏡面地板,建議請穿著「褲裝」進場觀賞。
▸ 因場內空間有限,禁止鋪設野餐墊、椅子;若有其他需求,請洽詢前台工作人員協助。
▸ 播映過程可拍照、即時動態拍攝,但禁止使用閃光燈。
▸ 主辦單位保有調整與變更活動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