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 videoTitle $}

展覽
勒法利計畫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自2018年起,帶著新型態文化計畫進駐舊空軍總司令部,在此基地上試圖建構以文化實驗為核心價值的藝術場域。在過去三年中,C-LAB推動的「實驗建築」計畫,從不同脈絡探索場域內涵,如「負育群帶聚落」著眼於園區基地的紋脈探討,「紅磚未來式」聚焦永續都市的概念實踐。延續對園區空間變遷的反思,「勒法利計畫」(Project: The Folly)以C-LAB所在的台北市為起點,試著從空間本身的多義性,探討其內涵與外延的意義。

「勒法利計畫」取用folly具實驗與觀念性的特質,提議一種新的觀看角度,藉以理解我們當下的生活狀態,與在城市中所發生的事件。回顧園區與基地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其空間的意義與功能,隨著不同階段持續地轉換。也因為這種變動性,當人們欲提問並且指稱C-LAB「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place)」時,此一行動也正映照出其伴隨變動而產生的特殊性。

如何思考地方、理解地方的建構模式和定義何謂地方,也是「勒法利計畫」所欲關注的面向,特別是本次展場的位置位於美援大樓,空間原本被賦予的功能與規劃建設的痕跡,在軍事功能退位、文化機構進駐之後,讓這個建築實體的符旨被抽空而徒留符徵,並處於一個持續變動而渾沌曖昧的狀態。因此,整個展覽場域被規劃為一個臨時性的folly,邀請藝術家以不同的取徑,探索人與空間的關係,以及場所的意涵。

本次展覽嘗試擾動觀眾觀看與理解特定場域的方式。由於展場所在地和展場空間,與一般美術場館迥異,因此有部分作品聚焦與現場對話。此現場同時指涉展覽空間的異質性,以及所在地本身含括的歷史、建築、交通與經濟脈絡。在這些作品中,包括陳萬仁、戴翰泓、邱承宏和廖建忠,皆利用展場環境與現地條件,創造出重新理解美援大樓和C-LAB園區的視角。

第二,展覽試圖探索關於「地方」的意涵,特別是藉由作品重新理解城市既有系統,以及其相關空間的紋理構成。吳燦政、凌天、陳曉朋、莊普、蕭有志與泰國藝術家阿農・南堯(Arnont Nongyao),分別以不同類型的創作,探索個體與城市的關係、公共空間的紋理、再現寓居(dwelling)的痕跡,以及建築計畫/構築物如何能作為活化群體關係的介面。

「勒法利計畫」試圖藉由建築和藝術計畫介入,借用關係的反轉、視點的跳躍和改變,以取得描繪當下生活的新觀點。展覽探索空間本身的質性,並從構築物用以隱喻、改變人與其空間的關係,試圖從中從講究效用的功利主義與都市設計概念尋找破口。當我們摒除實用主義,以藝術或創造性的手法介入空間之後,我們是否能在後疫情時代的當下,重新理解此時此地的現實狀態?

策展人|莊偉慈

藝術家|阿農・南堯(Arnont Nongyao)、吳燦政、邱承宏、凌天、莊普、陳曉朋、陳萬仁、廖建忠、蕭有志、戴翰泓
(*藝術家以姓氏首字筆畫數排序)

展期|2021.05.15 - 08.29
開放時間|11:00-18:00(每週一公休)

預約看展連結| https://forms.gle/eivfi9FDihUGEoL28

⚠ 參觀須知 ⚠

1. 為落實防疫,全面採「網路預約制」。每梯次預約進場觀眾人數上限 30 人,每梯次 90 分鐘。可預約時段為:11:00、13:00、15:00、17:00。
2. 填寫完預約參觀表單後,請留意信箱是否收到預約完成確認信。
3. 主辦單位保有因應疫情狀況調整與變更活動之權利。

※ 入內參觀前
1. 收到預約完成確認信才算完成預約。
2. 請於預約時間至服務中心報到。
3. 請配合量測體溫、酒精消毒,並掃描 QR code 簡訊登錄實聯制。
4. 觀展時請全程配戴口罩。
5. 若體溫超過 37.5 度將不開放入場,感謝您的體諒與配合。

園區開放之各項詳細規範請參考C-LAB官網公告

活動場次表

 

【講座】※ 活動將會依據疫情狀況調整日期與形式,敬請留意。

7/18 (日) 14:00-16:00
主題:台中計畫:在地與虛擬的城市空間
講者:凌天(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邱浩修(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王新仁(兩屆數位藝術獎首獎得主)
主持人:王柏偉(數位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藝評人)

7/25 (日) 14:00-16:00
主題:無用之用─建築與藝術的百年糾纏
講者:蕭有志(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