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曆

{$ videoTitle $}

講談
檔案員,以及做為檔案員的藝術家

在前衛藝術現場,藝術家往往兼任組織者、見證者,和紀錄者的身份。在事件之後,檔案及歷史工作者即使沒有缺席,也總是姍姍來遲,使得藝術家只得繼續擔當事件紀錄的託管人。然而,檔案意識既是一種訓練而得的素養,也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天賦──只有極少數的藝術家能成為傑出的檔案員,並對他們身邊正在建成的藝術史,做出無可取代的貢獻。

比如陳慧嶠,她自1980年代末至近年一直擔任伊通公園的主理人,期間致力於伊通公園本身及臺灣前衛藝術的檔案工作,使得伊通公園的網站成為理解臺灣前衛藝術發展的重要門徑之一。又如姚瑞中,做為臺灣前衛藝術現場的參與者及親歷者,他自1990年代初期便開始以個人的方式有條不紊地保存藝術事件紀錄,而這個經歷三十年至今仍不斷增長的檔案不僅搜羅了不少絕版絕跡的資料,也早已成為臺灣藝術史研究的寶貴資源。

本次講座邀請這兩位做為傑出檔案員的藝術家,與亞洲藝術文獻庫資深研究員翁子健共同分享他們的工作動機、方法,及經驗心得,同時探討他們長年持續不懈的檔案工作如何影響個人的藝術觀及創作。

觀賞講座影片

時間:2023.10.14(六)14:00-16:00
地點:CREATORS空間102 共享吧

👉🏻線上報名,免費參加
*本場座談將同步於C-LAB YouTube直播,現場參加請事先報名。

 

講者

| 陳慧嶠
1964年生,藝術家。1988年,陳慧嶠與劉慶堂、莊普、黃文浩共同創立「伊通公園」,此後擔任該空間藝術總監長達30年,直至2018年。期間「伊通公園」於2009年榮獲第十三屆台北文化獎。2006年迄今擔任蘇格蘭「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劃」台灣推薦代表。

| 姚瑞中
1969年生於台灣台北。姚瑞中作品涉獵廣泛,以「人類歷史之命運具有某種無可救藥的荒謬性!」創作主軸。自2010年帶領「失落社會檔案室」返鄉進行反思閒置空間現象的《海市蜃樓》拍攝計劃,並推動「攝影訪談輯」系列出版,近期以「永劫輪迴」概念完成《巨神連線》系列,以及拍攝宮廟內的人造地獄《地獄空》。2020年創建虛構的「犬儒共和國」,以寄生宿主中華民國為概念,探討國族新認同與新冷戰趨勢。2020年受邀擔任「禽獸不如──台灣雙年展」策展人。目前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教授、幻影堂負責人。

|翁子健
翁子健是亞洲藝術文獻庫的資深研究員,其研究針對華人地區當代藝術的歷史。此外,他也從事評論及策展工作。他是第四屆《Yishu》當代中國藝術評論寫作獎(2014)的得主,曾策劃展覽包括《土尾世界──抵抗的轉喻和中華國家想像》(2015,Para Site藝術空間,香港)及《別殺我,我還在愛!向黃小鵬致敬》(2021,時代美術館,廣州)。他也是位於廣州的獨立藝術空間觀察社的創辦人之一。

 

▶活動免費參加,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填寫表單即代表報名成功,活動前將再寄發提醒通知。因C-LAB信箱易被Gmail判定為垃圾郵件,若沒收到請查看垃圾信箱。
▶主辦單位保有因應疫情狀況調整與變更活動之權利。